10月15日晚9时许,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卡口灯火通明,一辆装载着针织布的车辆经智能卡口自动识别完成车牌确认、重量比对及后台逻辑审核后,快速验放驶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这标志着中山地区首个卡口24小时通关模式正式启动,整体通关效率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决定自2025年8月15日起在全国6个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9项改革措施,拱北海关辖区的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推行该改革措施的试点单位。拱北海关因地制宜推出“9+6”项配套监管改革措施,10月15日起,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卡口由早上9时开启、晚上8时关闭,延长为24小时运行。

“以往若因堵车或货量大造成延误,货物容易错过保税物流中心工作时间,只能滞留过夜,次日才能入仓。压车一晚不仅产生额外费用,还影响生产备料进度。”中山近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丽说,“现在实行了卡口24小时通关模式,车辆进出卡口自动验放,随到随进、随需随走,大大减轻了我们的仓储和物流成本压力。”
据了解,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实施卡口24小时运行,是拱北海关支持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9+6”项配套监管改革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365×24小时”通关服务充分满足了大型生产型企业原料紧急配送、随用随取需求,叠加“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优化账册核销”“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将有效促进区域生产要素便捷高效流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