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降雨防蚊意识不能降,科学应对蚊子活动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健康中山

 

近日,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中山迎来了明显降温和降雨过程。天气转凉,但大家切莫放松对蚊虫的警惕!气象条件的改变,使得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的活动规律出现了新变化,对我们的防蚊灭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

 

居家防蚊灭蚊:

牢室内“安全网”

台风降雨将户外的白纹伊蚊大量“驱赶”至室内避雨,而中午前后25℃左右的舒适气温,又为它们在室内活动提供了绝佳条件。因此,家成为当前防蚊的“主战场”。

1.严防死守,阻蚊于门外室外

  • 安装纱门纱窗:立即检查家中纱门、纱窗,确保完好无损,养成随时关闭的习惯,防止蚊虫潜入。

  • 使用蚊帐:夜晚睡眠时,尤其是有婴幼儿和老人的家庭,使用蚊帐是最物理、最安全的防护方式。

  • 合理使用驱蚊产品:可在室内使用电蚊香液、电蚊香片等产品,注意放置在通风处,并遵循说明书安全使用。

2.清源治本,彻底清除孳生地

蚊虫的生长离不开水,清除积水就是根治蚊患。请立即行动起来,来一次彻底的“家庭积水大扫除”。

  • 重点清理:彻底翻盆倒罐,清除阳台、天台、庭院中闲置的瓶、罐、盆、桶等容器的积水。

  • 细致检查:请关注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盘、空调冷凝水接水盘、卫生间及厨房的地漏等隐蔽角落。建议每周清理1-2次(雨后加查1次)

  • 水生植物管理:水养植物建议改为沙土培植,或3-5天换一次水并冲洗植物根部。

  • 妥善处置:废旧轮胎要彻底清空积水,避免露天堆放,或穿孔处理,防止雨水积聚。户外农用薄膜、帆布要避免凹陷积水,雨后马上检查清理。宠物水碗、禽畜饮水槽应每日换水。

3.科学使用杀虫气雾剂

对已潜入室内或藏匿起来的成蚊,可使用杀虫气雾剂进行快速灭杀。

  • 瞄准重点区域:蚊子喜藏匿于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角落,喷洒时应重点针对单车房、楼梯间、卫生间、家具背面、床底、窗帘背面、衣柜背面、阳台角落、杂物堆放等地方。

  • 掌握正确方法:喷洒前关闭门窗和风扇,对上述角落进行短促的间隔喷射(点喷),使药雾在空间中形成雾团,切勿长时间大量喷洒,避免浪费和过度吸入。

  • 确保人与宠物安全:避免喷洒到食品、餐具;喷洒后,所有人员及宠物应立即离开房间,密闭30-60分钟后再打开门窗充分通风,气味散尽后再进入。建议上班上学前完成室内喷杀,下班放学回家后打开门窗充分通风。

  • 查看产品标识:请购买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的正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户外个人防护:

调整策略,精准防叮咬

近期气温降低导致白纹伊蚊日活跃时段改变。降温后,清晨和傍晚气温如降至20℃以下,白纹伊蚊活动能力和叮咬习性明显降低。而中午气温回升,蚊虫活动更趋活跃。因此,市民朋友要根据气温对户外防护策略做相应调整。

1.风险时段有变化

  • 重点关注时段: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气温回升至25℃左右,白纹伊蚊活跃。

2.重点时段户外出行,个人防护这样做

  • 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外出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避免皮肤大面积裸露。

  • 喷涂有效驱蚊剂: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并按照说明定期补涂。

  • 避开高危环境: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地下车库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防蚊灭蚊不仅是一家之事

更是关乎全社区健康的公共行动

让我们携手同心

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共同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