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南粤大地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前行道路。11月12日,记者走访了三乡镇、板芙镇,见证中山基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党建这一“红色引擎”,将改革精神切实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真抓实干与担当作为。
秋意浸染的三乡,四面青山如黛,满目皆是清透景致。105 国道贯穿其间,串联起山野静谧与出行畅达。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三乡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党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广纳资源,培育和引进了多元农文旅业态。如今,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强引领、以环境促发展、以产业带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我们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起‘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村社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三乡镇人大办公室主任谭进守表示,通过党建引领,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房屋出租、就近就业等方式参与发展。像桥头村、雍陌村和古鹤村等村落,农文旅项目带动每条村集体增收200万元到300万元,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
在三乡镇雍陌村,一幅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村里构建了“党委-党员中心户-群众”的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深度融合,实现了“多网合一”的精细化治理,让乡村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我们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在第一线,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还是民生服务保障,都能快速响应群众的需求。通过积分制管理等创新举措,引导村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三乡镇雍陌村党委书记何加亮说道。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雍陌村党委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用一件件实事凝聚起发展合力。何加亮表示:“近年来,我们解决了村民关心的道路硬化、养老服务、停车难等问题20余件。党组织的凝聚力变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更足了,大家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再看板芙镇里溪村,这座广东最早成功推行“联产到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村庄,正传承着改革基因,努力破解发展难题。里溪村党总支书记古翠焕表示,里溪村的改革历史就是一部党组织带领群众敢闯敢试的奋斗史,里溪改革精神正是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基层扎根开花的关键动力,要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里溪村的‘联产到劳’改革精神,核心就是敢为人先、实干为要。面对当前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等工作重心,我们要传承好这份改革精神,党组织带头闯新路,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特色项目、发展乡村农文旅项目,让老村焕发新活力。”古翠焕表示。
同时,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打造过硬队伍的坚强保障。里溪村党总支正以严的基调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干事创业铁军”。古翠焕表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压实责任、严抓作风,让每一名基层党员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只有队伍过硬,才能在‘百千万工程’中挑起重担,带领村民走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编辑 张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