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1铜!中山滑板选手在全运赛场“玩得真溜”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中山+

11月11日下午,十五运会滑板项目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收官,广东队斩获3金1银1铜,其中3枚金牌选手和1枚铜牌选手全部来自中山,陈烨、邹明珂、潘家杰包揽男子碗池、女子碗池和男子街式三项冠军;郑好好以83.47分获得女子碗池项目铜牌。

记者了解到,四位选手中,陈烨、邹明珂均是陈烨父亲陈玩钦一手培养的学生,郑好好也由陈玩钦启蒙,输送至省队。陈玩钦这位前音乐老师辞去工作,先后为儿子建造了两个专业训练场,不仅培养出了亚运冠军,还助力多名学生登上了省级领奖台。这背后,是中山民间自发的培育热情,是少年们学业与训练双线拼搏的汗水,也是一座城市对新兴运动的默默支持。

中山三名选手
包揽3项冠军

十五运会滑板项目吸引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支代表队、60名运动员参赛,集中争夺男子碗池、女子碗池、男子街式、女子街式四个小项的冠军。

女子碗池决赛中,首次参加全运会的13岁中山滑手邹明珂,在两轮中分别获得81.05分和84.50分,排名第二。决定性的第三轮,她选择了翻板动作飞越“火山”道具,最终以86.92分实现反超夺冠;另一位中山滑手郑好好则以83.47分获得铜牌。

11月11日,广东队选手邹明珂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邹明珂5岁开始练滑板,是中山市沙溪中学初二(15)班的学生。“平时白天上课,晚上训练,作业只能第二天早上写,特别累,最近请假不上课还挺开心的。”这位在外人看来心态超稳的小将,觉得自己夺冠不是因为技术好,而是别人没发挥好。

邹明珂是全国赛事的常客:2023年全国滑板锦标赛第三名、2024年全国滑板锦标赛第三名、2025年全国滑板锦标赛第五名。沙溪中学校长肖林森告诉记者,邹明珂不光竞技水平高,学习成绩也不错。为了不落下课程,邹明珂总是在下午训练结束后立刻赶回学校上课。满中国跑比赛的路途,也成为她争分夺秒的“移动课堂”——在轰鸣的高铁车厢里,在万米高空的航班上,她潜心自学,将碎片时间转化为汲取知识的宝贵机会。这份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管理和自律精神,让她在学业上也同样出色。上学期末,她以优异成绩荣获年级“学习标兵”称号,更获得“英语学霸”桂冠。

完成全运会首秀后,邹明珂打算给自己放个小假,休息一段时间。“这次全运会最大的收获是鼓励我更进一步。”邹明珂说,她的目标是继续精进技术,多去国外参加比赛。

男子碗池决赛中,杭州亚运会冠军陈烨,夺冠之路同样充竞争。在第二轮失误,比分一度落后的情况下,他凭借最后一轮的高难度动作获得87.23分,锁定胜局。赛后陈烨坦言:“在广东家门口参赛,压力更大,能感受到参赛运动员整体实力强劲。”

11月11日,广东队选手陈烨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谈及未来规划,将满18周岁的陈烨表示了对大学的向往:“滑了这么久,有点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感觉,但也想继续拼奥运资格赛,所以还没想好。”

男子街式冠军被25岁的中山选手潘家杰获得。当天他完成了两个“大招”:“两个动作已经练了三四年了,从没有百分百地把握。受过很多伤,走过很多路,今天终于圆梦了。”他说,这是他十年来最满意的一次比赛,他鼓励年轻选手保持热爱:“小朋友们都很厉害,滑板最重要的是心态——怎么开心就怎么去玩。”

11月10日,广东队选手潘家杰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潘家杰2000年6月出生于中山,2014年开始接触滑板运动,他的职业生涯足迹遍及佛山、广州、惠州等。2018年,他在“原力街头”滑板公开赛中斩获首个全国冠军,之后多次获得全国赛冠军,并在十四运会上收获银牌。

今年12岁的巴黎奥运小将郑好好也出生于中山,她8岁跟随陈玩钦在中山练滑板。在陈玩钦的印象中,初练滑板的郑好好与其他学员相比并无特别之处,“她摔跤了也会疼也会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也会哭着找妈妈。”不过,郑好好的坚持和热爱却让陈玩钦由衷称赞,“其他学员一周训练一两次,她每周来训练三到四次,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2022年11月,郑好好的妈妈为了让女儿得到更系统的滑板训练,从中山搬到惠州居住。

11月11日,广东队选手郑好好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陈烨父亲自建训练场
成为冠军“成长摇篮”

十五运会决赛当天,陈玩钦在现场指导、观看,全程见证陈烨和学生夺冠。“压力不比参加亚运会、奥运会小。”赛后,他连连说紧张:“现在获奖了,很兴奋,很高兴,其实,这个过程还是挺难的,很多人摔倒受伤,要看他能不能继续向前冲。”

陈烨出生于2008年,籍贯广东中山,现效力于广东省滑板队。

2016年8岁那年,陈烨在商场的货架上看到了滑板,试玩后爱不释手,从此父子俩便和滑板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玩钦为了陪伴儿子练习滑板、参加比赛,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开了古滑滑板店。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陈玩钦也从此前完全不懂板的人变成了陈烨的最佳教练。随着陈烨技术不断提高,没有场地成为最大的障碍,陈玩钦克服重重困难,耗费巨大的心血与资金,亲自动手在租用的旧厂房中建了一个滑板碗池场地供陈烨平时训练,也为热爱滑板的其他学员提供了练习场所。

训练过程中,陈玩钦与陈烨会对技术细节不断进行交流。(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颇有天赋的陈烨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2019年,陈烨进入广东省滑板队;2020年获得全国滑板锦标赛男子碗池第二名、广东省滑板锦标赛男子碗池第一名;2021年作为全运会碗池决赛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获得银牌;2022年获得国家集训队选拔赛冠军;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获得冠军,成为中国滑板在亚运会上的首枚金牌获得者。

2022年,陈玩钦设计建造了一个约900平方米的新板场。新场地包含了基础区、碗池区和垂直大U区,为陈烨和俱乐部学员开展系统、⾼质量的滑板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场地基础。陪伴儿子成长的同时,陈玩钦从一个滑板的爱好者历练成了一名出色的滑板专业教练,目前在广东省队负责儿子陈烨的训练,同时还将一手带出来的邹明珂、郑好好等送入了省滑板队。

陈烨在父亲打造的滑板池里训练。(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2025年,陈玩钦出任中山市滑板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负责中山滑板队的建设。11月12日,记者拨通他的电话时,他和陈烨还在惠州体校训练。“陈烨、邹明珂、郑好好都曾在中山接受启蒙训练,但之前中山没有滑板运动员队,这些滑手先后注册为惠州运动员,为省为国争光。”陈玩钦说,与周边地市相比,中山在滑板场地设施和滑板运动员培养方面资源不足,今后将和大家一起致力于打造中山市滑板运动队。

中山滑板生态:
潜力与挑战并存

滑板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时尚运动,深受年轻人喜爱。

蹬地、前冲、飞起、转身……每天夜幕降临,位于紫马岭公园南门的紫马岭滑板场内,一群滑板爱好者脚踩滑板,在此巩固新学的招式,交流学习新招,突破自身水平。

据统计,中山滑板运动员和爱好者数量超8000人,然而,中山目前滑板场地数量较少,仅有2个基本符合基础训练要求的场地,场地与运动员比例严重失衡。同时,现有场地设施陈旧,且存在安全隐患,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中山市滑板运动协会今年1月成立。据协会秘书长介绍,协会目前注册的中山滑板运动员有40多名,通过参与2025年中山市青少年滑板挑战赛和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滑板赛锦标赛,来自古滑俱乐部的火琇实、蔡翊桐、黄靖童、麦梓熙以及其他各俱乐部共12名小滑手将组队训练,全力冲击即将到来的2026年省运会。

4月6日,2025年中山市青少年滑板挑战赛暨青少年滑板集训队选拔赛在紫马岭滑板场举行。(资料图片) 记者 缪晓剑 摄

市政协委员、市教育体育局安全保卫科科长唐永辛在今年的中山两会期间,曾提出《关于巧用人才公园建设大型场馆打造中山滑板之城的建议》提案。他建议中山加强滑板运动员的培养及梯队建设,通过举办培训、选拔等活动,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滑板运动员;同时建议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中山人才公园等关键区域,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滑板场地,合理规划场地规模及设施配置,以满足滑板爱好者的需求。

中山市滑板协会会长谭海沅表示,作为一项户外极限运动,滑板在中国开展的时间不算长,滑板少年的成功是家庭和体育职能部门共同发力推动的结果。协会正与中山本地学校、俱乐部合作,挖掘有潜力的滑板苗子,推动中山滑板运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