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青年罗朗一作品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发布时间:2025-11-27 来源:中山+

11月27日,记者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布的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主题展国内作品入选名单中获悉,中山青年罗朗一创作的影像作品《晨间新闻》成功入围。

罗朗一毕业于中山市第一中学,随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并成功保研。求学期间,斩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全额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在创作实践中,罗朗一始终保持探索精神,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与展览中崭露头角:为OPPO设计的IP作品《AR城市社区》跻身全球青年创享计划Top5,受邀亮相伦敦设计周;毕业作品《别处暗角》入围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影像艺术前100;影像作品更是接连斩获大学生AI艺术季二等奖、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优秀作品”等荣誉,还入围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重庆青年电影展等多个重磅赛事。

罗朗一。受访者供图

此次入选的《晨间新闻》是影像类作品,以科幻叙事承载现实思考:主角伊莱亚斯·莫罗被困在时空循环的列车中,每一次重启都是虚无的轮回,唯有记忆碎片支撑他对抗永恒的重复在无限循环中,他发现打破困局的代价是删除所有记忆,在意识撕裂的剧痛中选择自我清空后,却迎来更冰冷的真相——他不过是埃奇隆公司实验室里的高情绪意识模型,每一次反抗都成为系统进化的养料,这场看似胜利的逃脱,实则是更精密的认知陷阱,当系统完成更多维迭代,新的实验已悄然开启。

《晨间新闻》封面。受访者供图

短片截图

“这个短片源于我曾长时间通勤的经历:每天在同一站台、遇见同样的人,照片几乎成了我逃避现实的唯一方式”罗朗一分享创作初衷时说道,“这促使我思考,那些看似‘没用’的情感记忆,恰恰是人类最难被算法模拟的部分。而我们是否也在更高维度的循环中,成为‘系统’进化的无意识贡献者?”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回应了本届双年展“共生”的核心主题,将个体感知与时代命题相结合,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对科技与人性等全球共同议题的敏锐洞察,也印证了数字影像艺术在当代美术领域的重要价值。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将于2025年12月31日至2026年2月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本届双年展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共生”为核心主题,下设“裂变、生长、流动、淬炼、和音”五大子主题板块,聚焦“和平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议题,旨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