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古镇镇冈南村,显得格外清新整洁。街边的果树上挂满了湿漉漉的水果,农贸市场周边人来车往,江滨公园里的老人在散步聊天,文化中心内的孩子们跟着老师拼图……
冈南村一角。(冈南村供图)
“冈南村是老牌全国文明村,文明元素早已嵌入每个村民的心中,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如何继续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引领冈南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冈南村党委书记陈宏业告诉记者。
邂逅文明村的“亮丽风景线”
8月5日上午,一场小雨过后,记者来到了2011年就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的冈南村。冈南村位于古镇镇西南部,与江门市外海镇隔江相望,总面积约3.37平方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常住和暂住人口接近20000人。
虽然冈南村不大,但非常精美。或许是长期经历文明思想的浸润,游客在冈南村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道“亮丽风景”。
老师非常敬业,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走进冈南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冈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间教室里都有人在上课。大概是村子太小,人口不多的原因,每个教室里多则十来个暑期托管的学生,少则五六个,但每个教室的老师都非常敬业,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村干部叮嘱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冈南村供图)
前往冈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也不多,上楼通过台阶时,能在阶梯显眼位置看到密集而且非常亮眼的反诈骗提示语。冈南村获得的各类荣誉非常多,但二楼村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只悬挂了全国、广东省、中山市的“文明村”荣誉牌。
党建引领,将“文明”进行到底
近几年来,冈南村主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与主题党日活动紧密联系开展,号召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具体来看,冈南村要求全村10个党支部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形成“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的格局。
同样,在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冈南村干部群众同样不遗余力。
江滨公园成为不少冈南村民散步好去处。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近年来,冈南村还通过打造家风培育阵地,选树文明家庭典型,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养及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脚踏实地,擦亮“金字招牌”
如何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陈宏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强化已经成型的“冈南模式”外,立足村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发展经济和优化环境非常重要。
虽然是小村子,但冈南村有大气度。比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冈南村结合辖区产业园等用电负荷事情情况,率先推进了光伏项目。据悉,冈南村集中区域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已于今年6月23日签约。
冈南村光伏项目签约。(冈南村提供)
为继续提升村容村貌,冈南村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落实美丽宜居项目库共有5个子项目,总投入540余万元。其中,村心公园改造项目正在推进,内容包括改造中心广场、河边长廊,升级公园舞台、添置健身器材等。为推动山边塘闲置地硬底化,治理“脏乱差”,冈南村已经规划了86个停车位,将问题黑点变成停车亮点。此外,该村还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在房前屋后建成不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
8月7日上午,冈南村在村心公园召开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会议,朝着产业兴旺、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美丽新村方向进发,奏响新时代全国文明村的乐章。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卢兴江
◆图:记者 卢兴江(除署名外)
◆编辑:卢兴江
◆二审:黄廉捷
◆三审: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