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还村民碧水清流!民众街道处置一宗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发布时间:2023-10-19 来源:中山+

今年8月2日,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值班人员接12345热线通报,有村民反映民众街道三墩村黄伦炽涌、三墩围尾涌发现白色废水。执法人员现场勘查证实情况属实,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镇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如今,离事发已两月有余,现场整治情况如何?10月17日下午,记者进行了现场走访。

经采取及时有效的举措,企业厂区后方的黄伦炽涌未见任何污染物。记者 付陈陈 摄

层层摸排 锁定污染“黑手”

“这就是涉事的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群众举报后,我们立即对受污染河段周边企业进行了初筛,并对涉及废水排放的企业进行现场排查。”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方琪惠指着三墩村内一家生产浴室五金配件的企业说,周边很多企业都是从事注塑、五金加工行业的,但涉及工业废水排放的企业只有3家。

经过初筛和现场排查后,执法人员发现,该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除油清洗房内设置有两套清洗槽,清洗水槽有排水管连通到车间外的一个不锈钢双槽蓄水池,蓄水池连接了软管放置在旁边的市政井口上方,现场检查时该软管有废水直接滴入市政井内。

“我们启用了管道机器人对连接市政井的地下管道进行了摸排,查看管道走向以及是否有残留的废水,同时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公司对该涉事企业的废水、受污染的河涌水体分别进行采样检测。”方琪惠说,结果显示,河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与企业废水污染物具有高度相关性,故本次河涌污染事故锁定该公司存在违法嫌疑。

民众街道综合执法局立即对该司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并于8月11日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该司限期完成整改,并根据相关规定对生产车间进行查封处理。另外,企业涉嫌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民众街道已于8月23日将该案件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办理。

在多方人员采取沙包封堵废水、关闭相关水闸、吸抽废水、运至废水处理厂处理等措施后,约20吨污水顺利完成转移处置,未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严防死守 还村民碧水清流

时隔两个多月,记者在该厂区内发现,被查封的生产车间已经开始重新运作,涉事的蓄水池也已被重新整改。

执法人员与企业管理负责人交流后续注意事项。记者 付陈陈 摄

“现在这里有好几个污水转运桶,整个污水桶转运区我们都用水泥砌了10多厘米高的围挡,防止污水流出该区域。”企业管理负责人廖先生指着围挡旁边的市政井和下水道井口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将这两处井口也用水泥封死了,不让废水有任何机会流入河涌。今年9月,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对企业的整改项目进行了复查,经查合格后,车间方才解封。

惩治不是目的,提高思想觉悟、防患于未然才是关键。“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也希望群众能够继续发挥监督作用,及时为我们提供违法线索,让污染环境的‘黑手’无所遁形。”方琪惠说。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