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央视春晚的“小狮子”助威!大湾区醒狮“天团”中山过招
发布时间:2025-05-02 来源:中山+

岐江河畔,鼓乐震天……5月2日下午3时,第十五届中山西区醉龙啤酒音乐嘉年华——“岐江西”狮王争霸邀请赛在西区街道利高广场火热开赛。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8支醒狮队伍齐聚一堂,在12米长、2.5米高的高桩阵上展开巅峰对决。

比赛现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围观。

此次活动由中山市人民政府西区街道办事处、中山市龙狮运动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广东达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潮汕商会的大力支持。活动不仅邀请了曾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来自广东揭阳的“小狮子”林熙悦,与小伙伴们一起作特邀表演,更汇聚了来自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的专业龙狮队伍,以及中山市本土的精英团队,共同角逐狮王桂冠。

“小狮子”林熙悦萌翻全场

“咚咚锵!”下午3时,当扎着马尾辫的“小狮子”林熙悦踩着欢快的鼓点登场,全场顿时陷入沸腾。只见她身着金色狮服灵动起舞,圆溜溜的大眼睛透过狮头忽闪忽闪,时而歪头卖萌,时而踮脚转圈,憨态可掬的表演让围观群众直呼“心都要化了”。

林熙悦受邀与小伙伴们一起表演。
萌娃舞狮,活灵活现。

“今年春晚,我和团队一起登上了央视舞台,真的特别开心,能为非遗传承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表演结束后,林熙悦还分享了自己参加央视春晚的感受,她说:“听说西区街道也有一个很有名的非遗项目——醉龙舞,希望未来我们的小醒狮和小醉龙有更多的机会见面,互相交流学习。”

林熙悦接受中山媒体采访。

而后举行的醒狮点睛仪式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主礼官手持朱砂笔,在铿锵的锣鼓声中庄重开笔:“一点天庭,福星高照国泰民安;二点双目,眼观六路鹏程万里;三点口利,笑纳八方财源广进;四点铁角,顶天立地傲视群雄!”

8支队伍高桩争霸尽显神通

随着礼花炮的绽放,鼓乐齐鸣,比赛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深圳市国际振武龙狮团首当其冲,引领着白色雄狮震撼登场。紧接着,江门市江海麻二振武龙狮武术馆、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等7支队伍也依次登台,他们或勇猛威武,或灵动俏皮,将醒狮的种种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榄永宁舞狮队精彩亮相。

记者发现,在此次比赛的队伍中,不乏年轻的身影。当镜头扫过备战区,几位年轻舞狮人正互相整理狮头装饰,眉眼间满是专注。

“这几年我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山,这里不仅环境宜人,美食还多。”佛山市岭南龙狮团队员黄清晖笑着告诉记者,能来中山参加比赛他感到特别开心,现场不仅氛围热烈,更让他感受到了舞狮精神代代相传的蓬勃生机。

从初中开始,中山市西区长洲北堡龙狮武术馆队员黄杰雄就在武馆学习,至今已有十五年。“一开始是在学习武术,后来才接触了舞狮,虽然练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黄杰雄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舞狮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是展示珠三角地区醒狮文化魅力的绝佳机会。“希望每支队伍都能在比赛中感受到我们中山的热情,更希望在比赛交流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黄杰雄说。

以“狮”为媒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高桩之上,醒狮们闪转腾挪,时而探身取物,时而凌空飞跃,每一个动作都惊险刺激,扣人心弦。

狮子在高桩上如履平地。

经过一下午的激烈角逐,赛事奖项逐一揭晓: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佛山市岭南龙狮团荣获金奖;广州市番禺区汀根龙狮团、东莞市威联龙狮团、江门市江海麻二振武龙狮武术馆荣获银奖;中山市黄圃石军勇胜堂红狮传承龙狮团、中山市西区长洲北堡龙狮武术馆、深圳市国际振武龙狮团荣获铜奖。

看着现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中山潮汕商会会长陈永存感慨万分。他表示,“五一”黄金周是全民欢庆的重要时刻,希望能通过这种非遗文化与现代嘉年华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有传承、有活力”的文旅体验。“醒狮象征开拓进取,这与中山‘敢为天下先’的城市气质、潮汕人‘爱拼敢赢’的奋斗基因一脉相承。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把潮汕的非遗民俗引到中山,也欢迎中山特色非遗到潮汕交流,让两地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陈永存说。

中山市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郭谦荣也表示,未来,协会将继续致力于弘扬龙狮传统文化,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湾区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醒狮文化成为连接各地人民的纽带,共同书写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摄影:记者 余兆宇】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