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6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实践二十三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技术验证等领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9次飞行,2023年中国航天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开门红!文昌航天发射场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1月9日清晨,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文昌发射场奋力夺取中国航天2023年“开门红”,为全年航天发射任务开了个好头。

2022“满堂红”,2023“开门红”。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和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为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作出重要贡献,一箭22星创造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纪录,间隔1天连续实施2次发射……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奋力夺取22次全年航天发射任务连捷全胜,突破了该中心2021年创造的21次成功发射纪录,不断创造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奇迹。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也展现出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表示,“发射用时越来越短、发射能力越来越强,得益于中心大力实施‘最先进、最前沿、最有前景’的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扎实举措。”
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据悉,伴随着中国航天由大向强,后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将重点围绕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重型火箭发射工位等拓展建设内容,同步开展配套体系建设,为载人登月、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应用与发展、低轨互联网星座组网等提供强有力支撑,逐步实现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建设目标。
站在庆贺任务成功的“大红屏”前,被称为 “梦圆天团”的发射场控制室工作人员备感振奋、备感自豪。“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发射场控制室主任,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表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母港,2年时间内,中国空间站三大舱体、四艘货运飞船从这里陆续成功飞向太空,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助力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出新步伐。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卫星入轨后,95后分系统指挥员周承钰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在文昌发射场工作4年多来,周承钰没有一次亲眼目睹过火箭点火升空的震撼景象。每次发射时,她不是在分系统岗位指挥,就是作为操作手在完成射前操作后待命。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以来,周承钰先后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担任连接器分系统指挥员,在天舟任务中担任岗位操作手,均圆满完成任务,也收获了成长和进步。她表示:“新年贺词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将把个人理想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目标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领导介绍,后续,中心航天发射任务具有单发质量大、年发次数多、投送距离远、发射适应广、技术集成高等鲜明特征,他们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委工程,依托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射场超算中心和各类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软硬件迭代升级,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不竭动力。
文昌人的新春愿望:用圆满首飞迎接新年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在01指挥员清晰洪亮的口令声中,航天人不断紧绷紧张的神经。几乎同时,各一线岗位操作手或操作设备、或紧盯屏幕、或按下按钮,以最快速度执行相关操作。
“辛苦了一年,马上迎来春节,有什么新年愿望?”
“和团队继续完成好任务,成为建设航天强国大潮中一朵奔腾的浪花。”张东玖博士不假思索地说。

据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带,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点。无论是钢架结构的塔架设施,还是金属材质的设备器件,盐雾腐蚀对场区的各类设备设施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可靠性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张东玖的主要工作就是防腐。
在这场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张东玖和同事们开展了20余项专题项目研究,进行了无数次暴露试验,经过5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文昌大气试验站,揭开了发射场大气海洋气候腐蚀规律,为设备防腐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也为任务成功筑牢坚实基础。

气象室内,高级工程师甘思旧正和团队对多类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为此次发射观云测雨,全力保障任务圆满成功。
应用浅层风预报技术、生成数值技术定量化预报产品……这些年,经过甘思旧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一批批新技术投入应用,执行任务高精度气象预报能力大幅提升。
遥测设备跟踪正常,送出精准测量数据。看着屏幕上光滑的遥测曲线,车著明和车云力不约而同放松了紧张的心弦,展露出成功的笑颜。
车著明和车云力是发射场的一对“航天父子”,虽然相隔不远,但由于工作忙碌外加岗位不同,自任务开展以来,父子俩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曾见面了。

参加工作近30年,车著明冲锋在航天测控一线,先后排除和解决十余项关键技术难题,助力任务一次次圆满成功。
“新的一年,有啥打算?”
“新的一年,我要在岗更好发挥作用。爸爸,我要努力成为更好的你!”
当庆贺任务成功的“大红屏”亮起,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一名航天工作者的脸上。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今天,他们在一线迎接新年,用圆满成功奏响了新春的又一凯歌……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