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落幕,中国代表团创历史最好成绩
发布时间:2023-10-29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28日,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结束所有项目比拼,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亚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在22个大项中展开角逐。中国残联组织中国体育代表团全项参赛,最终获得214枚金牌、167枚银牌、140枚铜牌,共521枚奖牌,连续4届亚残运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首位,金牌数、奖牌数均为历史最好成绩。

杭州亚残运会44个体育代表团中,有24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3个代表团获得奖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赵素京表示,广大残疾人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了顽强拼搏、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并为亚洲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团结与友谊作出了贡献。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争先,实现既定目标,取得了参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赵素京介绍,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参赛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地位,为备赛2024年巴黎残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锻炼了年轻运动员。

二是传统优势项目继续巩固。田径、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举重、羽毛球、自行车、射箭等8个传统优势项目持续发力,共取得182枚金牌,约占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的85%。

三是首次参赛项目有所突破。在首次列入亚残运会比赛项目的皮划艇、跆拳道两个项目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均有金牌入账;在草地掷球和围棋2个非残奥会项目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初次组队参赛,分别取得7枚金牌和1枚金牌。

四是年轻运动员表现亮眼。18岁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参加8个项目比赛,获得7枚金牌和1枚铜牌;22岁的游泳运动员郭金城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坚强意志令人赞叹;13岁的国际象棋运动员杨亦潇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到锻炼。

五是集体项目取得重点突破。轮椅篮球女队、坐式排球女队成功卫冕;盲人门球男队和女队在决赛中分别战胜对手,夺得金牌,年轻队员勇挑大梁;盲人足球决赛,中国队点球战胜伊朗队,获得冠军。

六是展现良好精神风貌。赛场上,运动员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赛场外,中国体育代表团热情友好、主动交流,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

“优异成绩的取得,凝结着残疾人运动员的不懈努力,也要感谢许多无名英雄无私奉献、默默支撑。”赵素京说,几代残疾人体育工作者满怀激情、锲而不舍,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当中,有悉心指导、全心投入的教练员、工作人员,也有多年如一日陪伴在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领跑员、领骑员、引导员等。

杭州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和亚洲地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产生积极影响。赵素京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将激励更多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勇敢面对生活。残疾人体育项目加快普及,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残疾人体育人才,备战国际大赛。“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亚残运会增进团结与友谊,也将促进亚洲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