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随着“启动充水”一声令下,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取水口顺利启动输水隧洞充水工作,首次引来西江之水涌入输水隧洞,不日将流入广州高新沙水库,为实现通水目标奠定基础。
1日上午9时,位于西江之心的鲤鱼洲岛上,上百名建设者从全线各个工区赶来,聚集鲤鱼洲泵站取水口旁,见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隧洞充水启动这一重要时刻。为了这一刻,全线近10万名建设者做了数年准备,他们持续攻坚、接续奋战,已携手走过2000多个日夜。
鲤鱼洲泵站建设现场。
此次输水隧洞充水任务,主要覆盖鲤鱼洲泵站至高新沙水库区间,通过鲤鱼洲泵站补水管及高位水池,先期利用重力自流输水方式进行充水。首次充水预计将持续约4天时间,在充满沿线输水隧洞后,到达高新沙水库。
为确保工程充水工作顺利完成,连日来,包括粤水电在内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参建各方在建设单位带领下,成立专项组织机构,对充水工作进行了精心筹备、周密部署,多次召开充水筹备会议,编制充水实施方案,并对充水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具备隧洞充水和水库蓄水条件。
在整个充水过程中,相关各方遵循循序渐进、首次间隔、排气充分的充水原则,合理控制充水速率,经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联合检测,对过流通道、建构筑物、密封部位等各环节进行检查,各重点充水部位均无渗漏现象发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充水启动工作顺利完成。
据悉,待后续充水完成后,西江水将经由加压泵站和输水系统,逐步流入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工程将于本月底前完成全线试通水,为实现正式通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113.2公里,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编辑:周亚平◆二审:冯嘉扬◆三审: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