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南方网

纪录光影二十载,荟萃花城话丰年。伴随着广东民乐《湾区步步高》的动听旋律,12月4日晚,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仪式在广州文化馆新馆举行。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创始于2003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执行。

致力打造成为亚洲纪录片高地

历经20载栉风沐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最初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到如今全国唯一入选《“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节、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世界八大纪录片节之一,它已经成长为集展映、交流、探讨、评优、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节展,成为“文化广州”建设的重要代表。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光影纪实,文明互鉴”为主题,共吸引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纪录片参展,达到2003年创节之初的50倍,其中包含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234部作品,范围辐射全球过半国家和地区,境外参评参展作品比例过半,数量和质量均比往届大幅提升。全球近千家纪录片机构、4000余名国际影视制作人、导演和发行商、投资商参加活动。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秘书长刘军表示,经过20年的不断耕耘,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打造成为亚洲纪录片的高地。他表示,“156个国家和地区、7280部纪录片,这两组数据体现出我们在纪录片届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一步一脚印,不断积累国际资源至今的成就呈现。不仅欧美的纪录片届专业人士愿意来广州,和亚洲同行交流合作,亚洲同行也愿意同广州一起将我们的纪录片节打造成为亚洲纪录片高地。”

在本次开幕式现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正式与地中海欧洲纪录片市场、新西兰边锋电影节、塞尔维亚纪录片影人协会等3家海外纪录片节展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助推中国纪录片继续走向世界。

通过纪录片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中国本土历史最长的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是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动力,是推进中国影视行业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之一。

刘军提到,今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以往的“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的基础上主动做了升级: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中国故事国际选题委员会与中国故事国内选题委员会,“让外国人阐释他们想听的中国故事,让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介绍他们想讲的中国故事,选题委员会通过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把我们要讲的和外国人想听的内容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以及国际的创作者们提供创作思路。”

据了解,本届纪录片节将举办3场“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和2场决策人面对面活动,对接市场资本和内容制作机构,促进中国故事提案孵化落地。

对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20年来取得成就,参加此次开幕活动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表示,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成功举办有一种必然的趋势,“纪录片是光影艺术中的高级语言,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它能沟通连接东西方文明,而举办纪录片节的城市也需要能在东西方文化中起到这样的节点作用,广州得益于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国际纪录片节落户广州成为一种必然。”

本届纪录片节着眼打造国家级专业节展和国际级投融资交易平台,在12月4日至7日举办期间,紧紧围绕征集评优、市场交易、行业交流、专业论坛、国际培训等环节推出80多场专业纪实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纪录片节推出丰富的公众活动,打破原有举办模式,引入传统文化、非遗项目等展示演出,并举办“纪录片鉴赏之夜”,让纪实影像走进大众视野。在新媒体平台开展优秀纪录片线上公益展播,面向全球观众开放,提升公众参与度。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