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事来种树”!绿色文明新风吹拂广东大地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南方+

冬月的广东,气温在寒潮后逐渐回暖。在湛江市遂溪县金龟岭,一片新种植的树苗正蓬勃生长。这是在10多天前开展的“有喜事来种树”活动中,由遂溪县20多名政法系统工作人员认领种下,为庆祝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喜事树”。

“法考对于我们政法人员来说,是开启职业生涯的‘钥匙’。这棵喜树是我们职业生涯开启的见证者。”遂溪县人民法院的洪宇翔开心地说。

日前,湛江市遂溪县20多名政法系统工作人员认领种下“喜事树”。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湛江、茂名、韶关等地持续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特色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主动参与造林绿化行动,自觉树立绿色健康的文明新风尚,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移风易俗:“家有喜事”来种树

在茂名高州市镇江镇,遇上喜事种些树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最近,该镇居民黄先生带着家人到镇子边上的植树造林点种下十棵宫粉紫荆,以此庆祝一对双胞胎孙子满月。

2014年,镇江镇率先发起“有喜事来种树”活动,倡议由党员干部带头,鼓励有嫁娶、出生、生日、进宅、升学、晋升等喜事的集体、家庭或个人,到镇、村各造林点义务植树,为喜事留下实物纪念。

“无法亲自到场植树的群众,也可将植树费用汇进镇级专用捐款账户,委托造林点联系人组织代种。”镇江镇党委委员黄晓燕介绍,全镇规划了多个集中种树点,并发布建议推广树种名单,引导大家勤种树、种好树。

茂名高州市镇江镇,遇喜种树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

今年,镇江镇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持续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然后以班为单位,召开‘有喜事来种树’主题班会,并由学生组织主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传达主题班会内容,动员家庭成员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主动参与植树活动。”黄晓燕说。

镇江中学校长刘坤俭表示,学校按照“校内先动、校家联动、校村齐动”的工作要求,发动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率先参与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农村宣传推广“有喜事来种树”活动,并制作宣传横幅、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进一步营造喜事新办的氛围。

“年关日近,不少喜事接踵而来。我们鼓励各镇(街道)把握有利时机,通过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来推动文明乡风建设。”高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亚凤说。

湛江市“有喜事来种树·共树文明新风”志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湛江,“有喜事来种树·共树文明新风”志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今年11月以来,各市(县、区)陆续向市民群众发出倡议,由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引导全社会通过种植“喜事树”的方式庆祝喜事,弘扬文明新风尚。

比如,坡头区在全市率先发布“有喜事来种树,坡头更美丽”的倡议后,组织区党员干部带头走进挂点单位和镇村宣传发动,引导有喜事的集体、家庭或个人,到植树造林点或各村居周边义务种植“幸福树”;雷州市则发挥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模范典型示范作用,在当地掀起一股种“喜事树”“文明树”“榜样树”的热潮。

湛江市文明办副主任孙丽丽表示,接下来该市将研究制定印发《湛江市“有喜事来种树·共树文明新风”活动工作指引》,指导各县(市、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进一步规范活动开展。

湛江各市(县、区)发出倡议,引导市民群众用种“喜树”方式庆祝喜事,弘扬文明新风尚。

造林绿化: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

广东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3号总林长令明确,要积极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片绿”“企业林”“思乡林”等活动,鼓励引导乡贤、企业和专业协会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

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示范引领下,爱绿植绿护绿在全省各地蔚然成风。韶关市全面开展“我为绿美韶关添新绿”“我为家乡种棵树”认种认养认捐活动,引导市民、乡贤、侨胞、返乡青年、学生、企业家等群体,在原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五边”“四旁”空地见缝插绿,同时结合村容风貌、乡村特色营造“乡贤林”“桑梓林”“清风林”“巾帼林”“青年林”“兴村林”等主题林,进一步提升村庄绿化覆盖率。

目前,韶关已打造1个省级“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0个县级“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市县镇”三级义务植树点共105个,“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绿美新风尚逐渐形成。

在江门台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护林行动:北陡镇动员党员干部认领认种“责任树”,在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内人工培育红树林57亩;都斛镇大纲村以“党员亮身份”“积分制”“文明指数”等制度为牵引,鼓励党员群众主动认领党员林、巾帼林、敬老林、华侨林等;台城街道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将树木保护科普宣教纳入公益学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植绿护绿行动。

在梅州,“绿美我家·美梅与共”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日前启动。该市通过开展“1+3”系列行动,出台一个《梅州市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5年)》,开展“绿美我家·美梅与共”“绿美示范·各美其美”和“绿美梅州·绿色富民”三大行动,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绿美建设,为梅州添绿,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氛围。

植此青绿,为民造福。推动移风易俗,倡导低碳生活,文明新风不仅为广东添绿,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正能量。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