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的深中通道在远处城市的映衬下尽显繁荣。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张令 摄
在人头攒动的石岐佬中山菜馆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于悬挂在半空中的LED屏幕上,上面实时播报该店乳鸽存量,被称为“乳鸽指数”。人们戏称,一座通道彻底改变了中山乳鸽的命运。
7月30日,“通车即饱和”的深中通道迎来开通满月。一个月来,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累计车流量预计突破300万车次,不仅改变了湾区“食物链”,更打开“遛”湾新格局。开车往返深中两地,尝美食、走亲戚、寻商机、拓合作,快起来的通勤正牵引热起来的联动、火起来的协同。
这里从来都是一片实干的热土。行驶在深中通道上,海风吹拂、鹭鸟嬉戏,从小渔村到大湾区,“超级工程”带来的,不止人间烟火气,更有满腔凌云志。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始终繁忙而有序地运行着,承载着无数人的奋斗与梦想,川流不息。
“这在20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国家花了几百亿为咱们修了一条路,从深圳家里到中山公司只要半小时,简直不要太幸福!”深中通道开通当天,家住深圳宝安西乡街道的袁茉莉在朋友圈激动地写道。
袁茉莉就职于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益昌”),是公司的总裁办主任。深中通道的开通,对新益昌来说,是真正的圆梦时刻。
2016年,国产半导体设备迎来强劲发展东风,主业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新益昌却遇到产能发展瓶颈,亟须土地扩产。
那年底,恰逢深中通道正式开工,走访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多地的新益昌管理团队,最终决定将公司的制造基地落子中山翠亨新区。
7月9日下午,袁茉莉在中山开完例会,第一次经深中通道驾车前往公司位于深圳南山的研发中心。
从公司出发仅1公里多,就来到深中通道翠亨东的入口。23分钟后,出了深中隧道没多久,袁茉莉就指着左边车窗外的高楼说,“那里就是我们的深圳总部”。
2017年接手中山基地筹建工作的袁茉莉,已经往返深中两地不下400趟。深中通道开通一个月来,袁茉莉就走了10来趟。
“这在20年前简直不可想象。”途中,袁茉莉回忆起自己刚到深圳时的情景。
2000年,袁茉莉大学毕业,从湖南岳阳南下深圳打拼,“那时去中山出差,走107国道和虎门大桥,有时候太堵车,我还坐过渡船,一天时间基本都浪费在路上”。
“有了深中通道,公司的深圳总部和中山基地得以双向奔赴,再也不用担心产能问题。”袁茉莉介绍,深中通道通车前3个月,新益昌曾动员工程师到中山基地驻点服务,最终有超过100人报名参与。而自深中通道开通至今,又有超过20名工程师从深圳总部进驻中山基地。
缩短的通勤距离,也让新益昌对深中两地的产业布局有了新思考。新益昌正在翠亨新区打造第二个基地——半导体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除了制造环节,新益昌计划将部分研发功能也布局在新基地,形成与总部协同的研发创新格局。
湾区变“小”,机遇更大。“在这里机会真的特别多,只要你肯踏实努力,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回报。”袁茉莉说。
“海的两边,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对于武岩和王广涛这对“95后”夫妻来说,深中通道则更像是一座不会消失的“鹊桥”。
2023年初,由于丈夫王广涛的从河南调动到深圳宝安机场附近工作,武岩跟着来到广东寻找工作机会。
经朋友介绍,位于中山翠亨新区的中铁十二局华南公司向她抛出“绣球”,“到中山工作和安家,其实就是奔着深中通道来的,我们等通车这一天等了一年多。”武岩笑着说。
一年多时间里,因为工作繁忙,再加上往返深中的时间成本,两人基本上是“周末夫妻”。
武岩刚到翠亨新区的时候,这里几乎只有工地,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短短1年多时间,岛上的生活逐渐繁华,不远处的深中通道快速成型,让夫妻二人感到每一天都很有奔头。“马鞍岛上三大路网之一的市政工程由我们完成,我也亲眼见证了深中通道的一段建设历程。”武岩说。
7月5日,深中通道开通后的第一个周末,王广涛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开车到中山,与妻子相聚。“以前走虎门大桥,为了避开拥堵,经常要晚上10点以后出发,到家往往已是凌晨。”王广涛有点苦尽甘来的感觉。
如今,家和公司就在深中通道两侧,王广涛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家,“这感觉跟在同一个城市一样了,我从中山上班比一些在深圳居住的同事还要近。”他笑着说。
王广涛也常常选择乘坐跨市公交往返,单程15元的通行费,大大减少了交通成本。
深中通道的通车,让二人的生活也开始“提速”。在翠亨新区的家中,武岩和王广涛谈起未来的规划,开始认真考虑定居中山,并把“添置家庭新成员”的计划提上日程。
趁着周末闲暇时光,武岩带着丈夫来到翠亨新区东临路滨海步道附近散步,一起欣赏眼前深中通道的美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人们举起手机忙着拍照,周围小孩嬉笑打闹,好不热闹。
“深中通道连接了我们奋斗的路程。海的两边,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伶仃洋畔,畅想未来,王广涛夫妻二人充满期待。
“希望未来的‘超级工程’里,依然有我的身影”
深中通道开通前一天,吴聪登上深中大桥做最后的检查工作。“心情有点像嫁女儿,又激动又不舍。”作为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项目经理的他,满是感慨。
站在深中大桥270米高的西塔塔顶,伶仃洋的风光尽收眼底,那段难忘的奋斗时光又在吴聪的脑海中浮现。
从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到深中大桥,吴聪已参建了珠江口3座跨江跨海大桥。
2018年6月28日,从南沙大桥转战深中通道的他,和同事们在茫茫大海中打下第一根钢管桩,开启他在这里7年的艰苦奋斗。
在伶仃洋上,他们克服了超大型锚碇筑岛、超大跨度主缆架设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以实干将梦想变为现实。
“回首参与深中通道建设的这几年,我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攻克全新技术难题,再创中国桥梁建设新高度。”谈话间,吴聪多次沉思,其中艰辛、喜悦,难以用言语表达。
7月中旬,吴聪第一次以车主的身份开上深中通道,从中山到东莞看望父母,“现在开车就是一种享受,走在自己参与建设的‘超级工程’,畅行在如此便捷的交通设施上,很庆幸成长在好时代。”吴聪满怀自豪。
7月29日,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处理完一些项目收尾工作,吴聪在办公室收拾资料,准备奔赴下一段旅程。
“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希望未来的‘超级工程’里,依然会有我的身影。”吴聪对未来充满期待。
晨曦初照,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这条连接东西两岸的大动脉;夜幕低垂,万盏灯火在珠江口两岸闪烁,星辰大海中,深中通道成为最耀眼的风景。
这不仅是一座通道的诞生,更是一次次实干成就梦想的见证。
深中通道开通满月,一个崭新未来的序章刚刚开启。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