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无情人有情——西藏定日抗震救灾一线首日见闻
发布时间:2025-01-08 来源:新华社

2025年1月7日9时5分,高原的黎明刚刚到来,6.8级强震突袭珠峰故里——西藏日喀则定日县。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等上万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奔赴震中。棉被、毛毯、棉大衣、炉子、方便面等17万余件急需物资陆续运往灾区。

  1月7日,在定日县森嘎村安置点,工作人员在抢修电力线路。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新华社记者兵分四路赶赴地震灾区一线,跟随救援人员见证一个又一个生命被救出,帐篷搭起来了、暖和的被褥送来了、热饭菜端上来了。

强震后,珠峰脚下的第一个日夜,灾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使命。

“我们用双手把被埋人员刨出来。”定日县公安局干警顿珠次仁的身上全是灰尘,脸上的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双手指甲里塞满了泥土和血丝。

地震发生后,他和战友们在半个小时内赶到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从日出到日落,顿珠次仁所在的救援小队今天救出了17名受困人员。

  1月7日,在定日县古荣村集中安置点,解放军为受灾群众做饭。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报告支队,发现一名被困人员,正在实施营救。”7日12时26分,在长所乡古荣村一座坍塌的房屋废墟下,救援人员发现一名被困人员,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与当地民警立即展开救援。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土块铲出,受困人员救出后立即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救治。

夜幕降临,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加重了搜救难度,为把握好“黄金72小时”,各级部门和单位持续不断开展灾后救援工作。

定日县措果乡灾后救援现场,消防员手持手电筒仔细搜救,搜救犬在坍塌的废墟中来回闻嗅,帮助搜救人员寻找失踪者。

  1月7日,救援人员在定日县措果乡装运救灾物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古荣村的两个安置点已搭建30多顶帐篷,每名群众都领到了两床以上的被子及一条褥子。

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群众的帐篷里,炉灶已被点起,帐篷内很温暖。

57岁的米玛和另外一家人住在一个帐篷里,家中老人和孩子睡在一起,米玛晚上领到了水和一些零食,做好了过夜的准备。

  1月7日,在定日县长所乡集中安置点,工作人员在保障电力供应。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安置点负责人古荣村村干部桑杰告诉记者,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气温,但被褥的到来解决了这一问题,明天还将在安置点增设灶台,帮助群众烧酥油茶、吃上糌粑。

记者观察到,7日17时左右,古荣村的帐篷已基本搭建完毕,所有群众都已搬入帐篷。19点30分许,第一批被褥送至古荣村,干部及民警开始分发,现场温度已降至零下2摄氏度,气象预报显示,今晚最低零下16摄氏度。

临近20时,村中路灯恢复照明,解放军某部在安置点设立了医疗救治点,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60多名解放军官兵今天中午12点多来到了长所乡古荣村,直接投入到当地的救援工作,今天晚上他们在这里埋锅造饭,为群众提供热菜热食。

漆黑的夜色下,余震仍然不断袭来。但有党和政府的守护,一切都会好起来。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