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新一批9项即将实施
发布时间:2025-05-22 来源:南方网

5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召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介绍,截至目前,“湾区标准”的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湾区标准”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技术标准。

当前,“湾区标准”的研制主体持续增加,目前已经发布的235项“湾区标准”,共有3563家(次)单位参与,其中,内地单位2752家(次)、香港单位499家(次)、澳门单位312家(次),涵盖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

“湾区标准”的实施意愿在持续提升,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数量达到了6827家(次),其中,内地单位5710家(次)、香港单位682家(次)、澳门单位435家(次)。“湾区标准”的落地场景也在持续拓展,“湾区标准”被社会各界作为技术规范、服务指南、培训指引广泛使用。

会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新烈公布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的新一批9项“湾区标准”即将实施。

《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调值(CTV)计算及应用要求》《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3项标准聚焦大湾区的科创成果和前沿技术。《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3项标准聚焦三地政务商务合作。《潮菜 鱼丸(汤)》《潮菜 姜醋蛋》《进口鱼胶追溯通则》3项标准聚焦大湾区特色文化民俗,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朱忠良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推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气象、职业资格、文化等标准互通共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便利、高效跨境流动。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