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
发布时间:2025-05-2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深海科技是指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以及研究深海环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总称。2025年,“深海科技”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在三亚南山港码头,正在进行水下机器人测试的公司负责人刘港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在近远海风电场运维、海缆检测等场景都有广泛应用,目前正在做运动性能、水下通信和数据传输模块的相关测试。

在公司的研发生产厂房,记者看到摆放着多台已经投入实际应用的水下机器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地貌勘察、环境监测、打捞救援等领域。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不断发展,水下机器人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水下机器人测试所在的三亚南山港,是我国首座公共科考母港,这里向所有科考船和科研单位开放,促进科研合作和资源共享,为科研任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南山港距离千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科考船出港半天即可抵达深海作业区,显著缩短了航程,还节省研发资金。2024年南山港服务科考航次1416次,而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800多个科考航次。

在一家海洋声学传感器企业,记者了解到,海洋声学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和收集海洋环境数据,可以获取多元海洋环境参数,包括海底地貌、水中移动目标以及海流信息等。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的产值和需求都大幅增长。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

◆编辑:李靖◆二审:冯嘉扬◆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