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粮品种自主率达到100% 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央视财经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等重大项目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种业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品种更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位于湖北武汉的一家国家水稻强优势阵型企业的育种实验室,超级稻育种团队正在对一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矮缩病性状的改良实验。

经过实验室的初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将进入试验田,湖北鄂州一块350亩的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就像是“水稻基因库”,超5000个新品系在这里同台竞技,育种负责人张鹏和同事们每天像“考官”一样,考察它们的抗病性、株高、穗长以及产量潜力等性状。

中国种子集团育种经理 张鹏:从实验室里面经过基因型检测的秧苗,在田间经过高温、低温等逆境表型筛选,优秀的单株我们才会进行组合测配,还要经过多年、多点的优中选优,一个品种大概需要7年至8年的时间才能正式进入市场。

近年来,我国水稻育种不仅在产量上不断突破,在抗虫水稻品种、籼粳杂交稻品种、优质食味稻品种选育方面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录祥:水稻食味品质改良方面,口感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优质食味稻品种选育推广带来的非常好的效果。小麦挖掘出了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比如抗赤霉病基因,在主产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应用。作为我们国家的两大口粮作物水稻和小麦品种,我们的自主率是100%,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目前,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农业农村部日前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种源基地布局,提升种源保障能力。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