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至10月7日,人民日报连续推出8篇署名为“钟才文”的重磅评论文章,均位于报纸前三版面重要位置,有的更登载于头版,权威性高、分量厚重,引发国内外舆论场高度关注。
时间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钟才文”八连评在四中全会前夕发出。内容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钟才文”深入系统阐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机遇挑战、理念信心,二者具有一定契合度。对于特殊时间节点上的“日更”,公众号“人民日报经济社会”指出,“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强烈信号”,印证了八连评与四中全会的内在关联。
八连评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形势怎么看。横向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稳健发展之路,2012年至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蝶变。纵向来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当前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
另一方面是向有关方面直接或间接“喊话”。比如,“钟才文”直言不讳:产业转型升级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不同区域、行业、群体会出现分化,宏观数据同部分微观主体感受会有“温差”。发展总是有先有后,不可能“齐步走”,但面对这一看似自然的进程,不能选择性无视,而要“通过改革发力、政策给力,着力缩小‘温差’,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红利”。再如,国际国内一些声音认为,在中国,投资和发展已经过了黄金阶段,机会变少,“钟才文”详细列举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消费扩容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等具体领域中蕴含的重大机遇,驳斥“中国见顶论”,也相当于给投资者提供行动建议。又如,强调三个“不会变”以及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回应一些国家所谓“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
拉长时间维度不难发现,每逢重大会议,人民日报都会推出重磅评论,诸如“任仲平”文章,然而,聚焦中国经济核心议题的“钟才文”却不多见。此次“钟才文”再现,还一口气推出8篇文章,概因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且“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实现“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就显得格外重要。
“钟才文”在肯定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等风险挑战,以及党的领导、战略规划、超大规模市场等发展信心底气,在分析中国经济形势之余,还驳斥错误言论,既能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舆论环境,也是一种预期管理,能够引导相关方面形成理性预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效果。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