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个园区遍布广东21个地市 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4万亿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南方日报

省产业园区成为承接重大项目的主阵地。其中,清远等主平台新承接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资料图片

106个省产业园遍布全省21个地市、覆盖绝大部分县域;累计投入超53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和超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园区建设……10月10日,“全省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百千万工程’产业主引擎”工作推进会举行,透露了省产业园区建设发展20年来的成绩单。

接下来,广东将全力推进园区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快在主平台和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省产业园区推动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快输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一批新标杆;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以园聚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深度协同,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空间集聚相协同。

每年贡献超140万个就业岗位

省产业园区建设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05年12月。当时,经省政府批准,韶关、阳江两市率先布局首批3个省产业园区,标志着广东省产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20年来,广东累计投入超过53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并安排超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全力支持省产业园区建设。省产业园区数量也从最初的3家,逐步发展壮大至如今的106家,遍布全省21个地市、覆盖绝大部分县域。

特别是2024年以来,广东全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139个,总投资超7200亿元;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累计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逾2700个。

如今,106个省产业园区遍布21个地市,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4万亿元,税收占所在地比重超七成,每年稳定贡献超140万个就业岗位,贡献了粤东西北地区47.5%的工业产出,有力支撑“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有序转移落地实施见效。

放眼全省,省产业园区已成为承接重大项目的主阵地。近年来,广东坚持大抓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引进,省市协同推动园区聚焦主导产业链式集聚升级。

其中,清远、肇庆、江门主平台新承接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茂名主平台总投资186亿元的“华南钛谷”项目和总投资115亿元的丙烯酸产业园项目、珠海总投资约100亿元的珠海奕源半导体、佛山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华南基地相继在产业园区开工。

揭阳主平台东粤化学公司全球首创的“20万吨/年废塑料裂解项目”试生产成功。江门依托中创新航龙头带动总投资150亿元的天赐材料项目、汕尾引进红海湾比亚迪一期项目投资75亿元落户园区。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主平台、大型产业集聚区、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5.8%和14.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期,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106个省产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同比增长8.7%和11.7%。

发展成果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资源要素投入。2024年以来,省财政厅累计安排园区专项资金53亿元,省自然资源厅累计安排1.74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指导15个地市放大资源要素使用效益,带动各地市专项债超800亿元用于园区开发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各园区多措并举,引入各方资源,加快提升软、硬件基础配套设施。江门70%以上的专项债、湛江60%以上新增用地指标用于园区建设;肇庆全市筹措资金138.27亿元统筹园区开发建设,三成财政收入“反哺”园区。

推进园区标准化试点建设

当前,广东省产业园区还存在主导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招商引资能力不够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问题,制约园区快速发展。

为了将产业园区打造成县域产业发展主引擎,下一步,广东将全力推进园区标准化试点建设。实施全省产业园区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支持产业园区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突出“试点先行、示范引路”,加快在主平台和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省产业园区推动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快输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一批新标杆。

同时,广东还将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以园聚链”。全面梳理产业园区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赛道产业链图谱,支持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建立完善全省园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园区内、园区间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对接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深度协同,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空间集聚相协同。

比如,梅州融湾产业园区以链主企业引领,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精准集聚。

“依托梅州圣戈班、广汽部件等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生态,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法国佛吉亚微电机项目今年落户园区,形成关键配套矩阵;同时推动圣戈班、安闻等企业产品进入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梅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梅州融湾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文杰介绍,目前,汽车零部件板块已汇聚3家世界500强企业,集群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

“招商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行为。服务好现有的企业是关键一招。现有的企业是招商引资最好的活广告。”在恩平市委常委许坚武看来,近年来,恩平通过以商引商招引过来的企业超过70%。

此外,广东还将着力深化推动改革创新,逐步增强园区内生发展动力。例如,支持在阳江主平台、汕尾红海湾产业园区开展绿电直连试点。

在地市层面,惠州打造“四个一”(一园区一特色定位、一管理机构、一国企公司、一融资方案)机制,园区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湛江以“资本招商、以投促引”创新模式,招引总投资37亿元的多个产业及配套项目落户园区;云浮新兴产业园区推行“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为园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