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未开幕已产生37枚金牌 官方解读“时间差”背后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南方日报

10月16日共决出3枚金牌。距离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场全国最高级别赛事的奖牌争夺战早已烽烟四起。截至10月16日,提前开赛的足球、跆拳道、蹦床等竞体项目已率先产生37枚金牌。

不少观众发出疑问:为何开幕式尚未举行,奖牌争夺就已拉开帷幕?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十五运会组委会竞赛部工作人员。

据介绍,十五运会在开幕式前共完赛14个竞体项目,包括足球女子16岁以下组、足球女子18岁以下组、足球男子16岁以下组、足球男子18岁以下组、体操青年组、蹦床、女子手球、现代五项、跆拳道、男子水球、马拉松游泳、射击(步手枪)、帆船、自由式小轮车,产生57枚金牌。

“提前举办的赛事并非随意安排,每一项调整都围绕具体原则展开。”该工作人员表示,其中的一个原则是错开国际大赛与重大活动的时间。“比如射击(步手枪)、跆拳道等项目,因11月将举行世锦赛,所以全运会的赛事就需要提前安排;横跨粤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原本考虑定在11月16日(周日),但当天恰逢澳门第72届格兰披治大赛车,又考虑到香港赛区建议两个跨境赛事都放在周末举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最终把赛事往前调整到11月8日(另一个最靠近开幕式的周六)。”

场馆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另一项关键原则。“粤港澳三地承办赛事,场馆资源需要科学调配,‘一馆多项’是主要思路。”该工作人员以具体案例说明:“深圳体育中心体育场要同时承接足球(男子18岁以下组)、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和射箭项目,不可能在同一时段举办,所以足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提前开赛;广州体育馆的蹦床与排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的跳水与水球,也都是因为共用场馆,需要错开时间,部分项目就安排在了开幕式前。”通过科学的日程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竞赛场馆的一馆多用,以有效的竞赛组织达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目标。

气候条件对特定项目的影响,同样是重要决策依据。“像帆船这类项目,对风况、海浪等气象条件要求极高,必须选择稳定的时间段举办。”该工作人员介绍,赛事筹备阶段,气象部门专门梳理了近几年的气候数据,最终确定在开幕式前的10月20日至30日举办帆船比赛,就是为了保障赛事能在最佳气象条件下进行,让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

不过,开幕式前举办的竞体赛事并非无限制安排,占比会严格控制在20%以内,且开闭幕式期间会重点安排关注度高、水平高的项目。“比如三大球的最高水平组别,像排球项目(女子成年组)、篮球项目(男子成年组)等,这些项目的重点赛事都会放在开闭幕式期间的重要时段,满足观众的观赛需求。”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十五运会部分赛事的提前举办,是基于赛事规律、资源利用、公众需求等多维度的科学统筹,既保障了赛事专业性与运动员权益,也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开幕式的临近,更多高水平赛事将陆续登场,为粤港澳三地观众带来精彩的体育盛宴。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