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红树林孕育年产值超7亿元蚝产业
阳西县程村蚝产业带动近万人就业
发布时间:2025-10-18 来源:南方日报

11.jpg

▲蚝乡阳西县程村镇。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上蚝咯!”站在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的蚝码头,海风裹挟着咸鲜气息扑面而来。岸边,蚝农们手法娴熟地撬开蚝壳,露出肥美饱满的蚝肉;远处,万亩红树林与碧海蓝天交织,让万千游客流连忘返。

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蚝乡”的程村镇,一只小小的生蚝,正撬动起年产值超7亿元的特色产业。

“我从小就在红树林边摸蚝长大,现在承包了200多亩蚝田!”近日,在红光村的蚝码头,蚝养殖户谢常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随手拿起一只刚撬开的生蚝为记者解开程村蚝的“鲜甜诀窍”,“程村蚝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红树林就像天然的净化器,让蚝吃得干净、长得肥美。你看这肉质,晶莹剔透,入口鲜甜无渣。”

在离码头不远的蚝情馆,一座7米高的“生蚝王”雕塑屹立门前,仿佛正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与蚝的不解之缘。走进馆内,讲解员指着一件件传统养殖工具向游客们介绍:“程村镇养蚝历史已有200多年,老一辈常说,‘红树林是蚝的房,咸淡水是蚝的粮’。如今,我们不仅传承古法,更创新生态养殖技术,让程村蚝品质不断提升。”

如果说红树林是程村蚝的“天然育婴房”,那么精深加工则让生蚝产业走得更远。走进阳西县程村金质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新鲜生蚝加工成蚝豉、蚝油、蚝罐头等产品。“我们开发的蚝腊肠、即食蚝等新产品,已经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大商超。”该公司总经理谢广仁说,精深加工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让蚝农逐渐摆脱“看天吃饭”的困境。

傍晚时分,码头边的饭店飘出阵阵蚝香。厨师正在准备地道的全蚝宴,清蒸生蚝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鲜嫩的金沙蚝香气扑鼻,还有招牌蚝饭令人食指大动。“程村蚝肉质饱满,鲜甜无腥,‘双节’假期很多外地游客专门驱车数百公里过来品尝。”饭店老板笑着说。

在程村镇,手机成了“新渔具”,直播成了“新渔歌”。当地的“蚝三代”新农人正通过电商平台,将程村蚝销往全国各地。一位正在直播带货的年轻人面对镜头自信地说:“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程村不仅有美景,更有美味。”

站在“红光鹭影”观景平台上远眺,程村镇宣传委员冯美玲信心满满:“如今,程村蚝年产量超6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亿元,带动近万人就业。我们正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推动蚝产业与红树林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业态和产业集群。”

从一只蚝到一个产业,从一片红树林到一条产业链,阳西县程村镇用实践诠释着“靠海吃海”的新内涵。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中,程村蚝榜上有名。这颗孕育在红树林间的“海中牛奶”,正以其独特的鲜甜,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编辑:李靖◆二审:冯嘉扬◆三审:刘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