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圳、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
当地时间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继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之后,中国第三次担任APEC会议东道主。这次为什么选择深圳?背后有何深意?
原因一: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正是在这里炸响了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也正是在这里开启了经济特区的“中国试验”,在几十年间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观察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势,深圳无疑是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世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奇迹从哪里来,未来中国何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原因二: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奇迹从哪里来?答案就在改革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
深圳,以其沧桑巨变展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视察深圳,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深圳举办APEC会议,同样也是在向世界宣示:越是外部环境复杂,中国越是要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原因三:深圳是“外贸第一城”,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走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引领打造互利共赢新格局。2024年,深圳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出口实现内地城市32连冠。
越开放,越能激活发展动能;越发展,越有扩大开放底气。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深圳这个开放窗口举办APEC会议,也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始终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原因四:深圳是大湾区核心城市,是中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些年,深圳持续释放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动力,为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提供强大的改革破局力、开放辐射力与创新支撑力。
大湾区,大未来。透过深圳这个窗口,同样可以感受到大湾区建设的澎湃动力和蓬勃活力,可以看到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
原因五:深圳是先行示范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为此,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还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设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赋予深圳一系列先行示范的重大利好。
先行示范区是什么样?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景象?深圳提供了展望未来、遇见未来的窗口。在这里举办APEC会议,也是让世界更加具象化地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知中国式现代化。
让我们一起迎接APEC与中国的再次“主场相遇”,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约,在这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在这里共商亚太发展大计、共创亚太美好明天!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