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深化“低空+”场景布局,助力中山低空经济腾飞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中山+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创新能力强、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2024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各地纷纷加速布局,抢抓产业机遇。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部署。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当前,中山正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参与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中山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中山位于广佛、深港、珠澳三大极点之间,一小时内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将成为大湾区几何中心地段的低空飞行关键节点。二是产业配套较为完善。既有三角通用机场、阜沙镇通航产业基地、板芙国际无人机(大湾区) 智能生产基地等基础设施,也有福昆航空、御风未来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还有联合光电、弘景光电、诚进科技、天贸电池等无人机产业链企业,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三是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在中山正式启动并成功实现首飞,成为大湾区形成立体式交通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中山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揭牌,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山发展低空经济面临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同在大湾区的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既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又有政策法规等配套制度支持,已经占得先机。不少省外的城市也纷纷布局落子,企图拔得头筹,如安徽提出要把合肥、芜湖建设成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要想在未来的低空经济中获得一席之地,中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立足资源禀赋深耕不同细分领域,走出一条差异化、与周边领先城市协同发展之路。而搭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就是这样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制定“低空+”场景清单。围绕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等应用场景尽快制定应用场景清单,出台分类匹配的制度政策,支持鼓励规范开展无人机物流、 应急救援、电力巡检、农业植保、城市治理、环保监测、政务飞行、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影视航拍等,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在制定清单时要着眼中山现阶段客观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突出自身现阶段发展重点,防止照搬照抄;要重视政府主导和政府专用类应用场景的拓展,深度挖掘、前瞻布局,注重低空经济与公路、铁路、水运等领域的联动发展,发展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

二是要打造应用场景示范。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人员、物资等往来频繁,跨市飞行需求旺盛。中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珠江东西两岸城市交流密切,并拥有山-海-河-湖-岛等地貌,为低空物流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和广阔的市场。通过建设通航小镇或特色园区,优先打造一批低空飞行示范航线、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示范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近期可将“低空+物流”“低空+城市治理”“低空+旅游”等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以场景促应用、以应用激活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要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利用“工改”腾出的发展空间,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一批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助推低空经济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建设完善低空飞行器应用验证基地、综合测试场和低空飞行服务站等保障设施,推进技术、产品、服务与应用市场有机融合。支持企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聚焦无人机物流、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较为成熟领域,积极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逐步推广在应急救援、航空运动、物流配送、空中交通等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四是要建立服务支持体系。建立健全低空经济服务支持体系,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等,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搭建低空经济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飞行器注册、飞行计划申报、飞行监控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强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研究和推广,引导企业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场景。加强对消费和使用端的引导,降低消费门槛,提升消费体验,让“低空+”真正融入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应用场景、没有足够量级的消费者群体,终究只能存放在实验室里、摆放在展台上,难以走进千家万户,更遑论成长为万亿级市场。当前,低空经济方兴未艾,我们要结合中山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及早谋划、科学部署,开辟出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力求通过搭建丰富的应用场景,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特色发展之路,让低空经济在中山展翅高飞。

【作者供职于中山翠亨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