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音乐为桥,连接中山与世界
潮涌伶仃洋,文化润中山。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中山又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翠亨新区未来科技城录制的《扬帆远航大湾区——2025新年音乐会》1月1日晚在央视一套等多个频道同步播出,在“海上霓虹”深中通道璀璨灯光的辉映下,这场音乐盛宴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续写友谊的纸笔,也是世界了解中山的窗口,一首首的优美的旋律,熔铸在中山的历史与充满机遇的未来里。
音乐会以“‘湾’象更新”为主题,通过五个乐章《潮·涌》《风·起》《家·和》《帆·扬》《梦·湾》讲述了湾区日新月异的故事,唱响了同心共融的家园情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轮番上演,既是动人的协奏曲,也是浪漫的散文诗。
精美的舞台、绚丽的灯光、震撼的音响……这是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首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文化交流盛会,是大湾区文化交流的又一新起点。通过承办这场盛大的音乐会,中山向世界展现了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创新创意、现代时尚的城市特质。通过音乐,中山与世界对话,通过旋律,世界听见了奋进中的新中山。
新年音乐会只是中山扬帆远航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舞台之外,许多改变、许多温暖也正在发生流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下,近年来中山以“工改”、治水为突破口,激活“百千万工程”大战局。围绕深入实施“文化兴城”建设,着力推动新时代文学文艺精品创作,不断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持续推动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的文化动力。
近几年,中山文学文艺不断“出圈”,深挖香山历史文化资源,推出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系列丛书,及国内外收集文献最齐全、体量最大、考订最严密的《孙文全集》等,组织编撰“香山文脉”,打造纪录片《弦外之音——粤乐宗师吕文成》,推出纪录片《深中通道》(第一、二季)、出品长篇报告文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等,打造一批覆盖多层次观演需求的精品演艺项目,出品原创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及大型原创音乐话剧《中山先生》等,均获社会热烈反响和业界高度肯定。
文艺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也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山围绕“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深中通道通车等重大主题,推出美术、书法、摄影展,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还举办了2024“中山之约”全国合唱艺术交流展演周、“致敬深中通道建设者”金色大地音乐会、“唱响‘一带一路’放歌伶仃洋”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歌声里的中山”——中山市“文化兴城”音乐作品征集等活动,助力讲好中山故事、传播香山文化。
群众在哪里,文艺就在哪里。中山全面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文化育村行动、“龙腾香山恰少年 文艺名家面对面”、“龙腾香山恰少年 粤乐佳音传校园”、“艺起乡村行 助力百千万”文艺惠民演出、“你点我送”等文化活动,组织“香山之夜·粤剧文化”市集、第七届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强国有我”第三届中山市师生现场书法展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有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快培育文旅新业态,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出原创文旅剧《风起翠亨》。创新开展“文化村长”进村居行动,广泛发动文化文艺人才深入村居开展书法、咸水歌、摄影、文学、曲艺、文旅、“数字+乡村电商”等文化志愿服务,以“传帮带”的形式,推动乡村建设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到“创文化”升级转型。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成为了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
2024年,中山坚定不移地以“工改”、治水为突破口,激活“百千万工程”大战局,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凤凰涅槃,而文化兴城则为这一进程注入了独特的灵魂与活力。随着“治水”攻坚战不断地攻难克艰,一城之水逐渐碧波,清澈见底;随着“工改”脚步加快,城市空间焕发新活力;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中山市正沿着强镇富民、振兴乡村的道路稳步前行。当城市万象更新迎来蝶变,文化始终是那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激发出这座城市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也让每一个中山人都能在快速发展的步伐中,找到精神的慰藉和归属感。
文化所及,处处新机;音乐所至,处处生机;新年音乐会宛如一份充满深情的厚礼,从音乐中汇聚无穷无尽的力量,凝聚全城的欢乐与期待,以音乐照亮希望之光,用旋律迎接崭新未来,开启中山新一年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