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9座无人机及智能基站,科学规划288条全自动全地形巡查航线。这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引入低空智能管理系统之后,以“数字化”赋能“百千万工程”,让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生动实践。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已建设了9座无人机及智能基站。记者 王云 摄
建设9座无人机及智能基站
日前,在龙穴村无人机及智能基站,网格员正在操作无人机,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例行巡查。无人机一会儿飞向远处的农田,一会儿回到近处的房屋。
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网格员陈耀强告诉记者:“过去,在一些农田里,村民烧草,燃烧的火源没及时发现就会存在隐患;现在有了无人机,在巡查时更容易及时发现火源,我们就可以迅速扑灭。”
目前,翠亨新区(南朗街道)首创了“无人机+网格员”双轨协同机制:无人机全域巡航破解盲区,网格员地面核查精准处置,巡查效率提升10倍,形成“空中无死角、地面快响应”的立体化治理格局。

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巡查。记者 王云 摄
陈耀强也表示,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与原有的“数字乡村”监控设备构建起“空+地”立体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
记者获悉,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已建设了9座无人机及智能基站,通过“无人机低空遥感网云”平台对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建立智能化“巡、防、控”模式,对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进行全时段、全地形、全方位的监控与巡查,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做到一次采集、多部门利用,提高巡查的高效性、准确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截至目前,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收到了辖区19个单位近200项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巡查事项和32项无人机巡查事项需求。该中心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288条无人机巡查路线,包括了山地巡查航线36条,河道巡查航线36条,海岸线巡查航线24条、道路巡查航线48条,违建巡查航线48条,实现了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全域无人机覆盖巡查。
无人机赋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数”
记者在龙穴村和榄边村采访时发现,基层治理“最头疼”的是“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取证”。目前,解决这两个痛点问题,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通过无人机系统,让工作人员创新处理思路,制定有效方案,有的放矢解决。
南朗街道榄边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委委员陈炳军告诉记者:“包括保护林地、农田、宅基地各方面,我们都会用无人机处理,大大提高了村委会治理效率。”

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记者 王云 摄
“在无人机的赋能下,我们的智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南朗街道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负责人李嘉豪透露,通过无人机低空遥感网云平台的智能分析能力,对无人机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输出多种业务需求的巡查结果,如违规搭建、森林火情、车辆违停、垃圾堆放、耕地侵占、偷排偷倒等,并将发现的问题流转交办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无人机累计执行飞行巡查任务逾11470架次,总飞行里程超11.6万公里,发现并处置隐患事件2494宗,全面提升各个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治理能力,让基层治理更有“数”了。
记者:何腾江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