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中山西区防蚊“铁三角”织牢特殊群体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西区发布

“啪!”卷尺收回,退役军人温叔报数:“窗78,门92,纱网多裁2厘米,防蚊也防猫抓。”

初秋的中山西区长洲社区,一场无声的守护正在悄然展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温叔和两位战友,带着纱网、卷尺和工具包,走进一户户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家中,为他们安装结实耐用的防蚊纱窗。这看似简单的“小工程”,却为老人们挡住了蚊虫困扰,也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三支服务队志愿者形成合力

而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另外两支队伍的有力支撑。黄氏志愿服务队和萤火虫志愿服务队虽不执工具、不上窗框,却在背后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紧密配合,彼此衔接、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支有分工、有协作、有温度的服务整体。正是这份默契与互补,让一次入户、一扇纱窗,延伸出更深远的关照与意义。

第一步:黄氏“活地图”

两步跑出“零漏网”

黄氏志愿服务队的队员都是本地原住民,哪家有独居老人、哪扇窗有破损,他们心里都有一本“活地图”。行动前期,志愿者白天逐户走访排查,不仅摸清每一位独居老人的作息规律,更细致记录下每户的窗户尺寸、房屋隐患及特殊需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王婆婆怕吵,安装时间定在早上8点后……”志愿者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这样的贴心备注 —— 老人的生活习惯到房屋的细微问题,每一项信息都精准捕捉、全面覆盖,确保无一户独居老人被遗漏,无一处安全隐患被忽视。

▲黄氏志愿者服务队入户摸排。

第二步:退役军人“打头阵”

一把卷尺量出“贴心窗”

摸排完成后,退役军人服务队成为安装工作的 “主力军”。他们化身专业 “安装工匠”,手持卷尺精准复量每一户的窗户尺寸,对照前期记录的特殊需求反复校准,确保裁剪的纱窗严丝合缝、尺寸无偏差。

施工过程中,队员们更把 “贴心” 二字刻进细节里:看到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主动顺手清理窗台堆积的积尘与杂物;安装结束后,仔细收拾好施工废料,用抹布擦拭干净窗台和周边地面,做到 “装好一户、清洁一户”,让老人打开新窗时,看到的不仅是整洁明亮的环境,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安装纱窗。

第三步:萤火虫“小口诀”

一句话教会防蚊知识

▲萤火虫志愿者向老年人科普防蚊知识。

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则把复杂的防蚊知识,变成了一句句接地气的“土味口诀”:“阿婆,积水清咗,蚊乸自然少”“蚊香勿放床头边,安全第一记心间”。志愿者开展“一对一”讲解,同步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200余户,让防护知识真正“入耳入心”。

天色渐暗,温叔收好最后一颗螺丝。一位阿婆在门口轻声问:“忙了一天,累了吧?” 

温叔笑着回答:“不累,您身体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长洲社区黄氏志愿服务队、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合影。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卷尺、台账和口诀——三支队伍,用最朴素的“土办法”,为10多户特殊家庭织密了防蚊网。下一步,西区街道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发挥三支服务队的合力,推动此类民生服务覆盖更多群体,做到“服务不漏一户、关爱不落一人”,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