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镇企业:喷雾器奏响“防疫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中山+

7月31日清晨5点半,南头镇奥马冰箱厂区仓库后巷的寂静被“滋滋”声打破。消杀员老陈背着20斤重的喷雾器,正对着墙角排水槽缓慢挪动,细密的药雾裹着晨光漫开,连砖缝里的青苔都洇上了一层湿意。“这是今早第一轮消杀,等员工上班前,车间、食堂、停车场还得再过一遍。”他抹了把额角的汗说。

奥马冰箱的员工进行消杀。 记者 柯颂 摄

这是南头镇企业主动防控基孔肯雅热的一个缩影。当天早班时段,长虹集团车间入口处,安全员小李正给员工分发防蚊用品:“来,领下今天的蚊片,揣兜里,车间里也放心些。”他身后公告栏上,一张手绘“灭蚊地图”格外醒目,红色记号笔圈出的12个重点区域中,“废料区旧轮胎积水”被标上了加急符号——“昨天检查发现的,今天必须清干净。”

制造业厂区里,防控细节各有侧重。诺斯贝尔化妆品车间内,消杀多了份“精细活”。因生产车间卫生要求严苛,企业聘请的第三方消杀团队正用雾化机对着通风管道“给药”,白色药雾顺着管道口蜿蜒流淌,像一道无声的屏障。行政部经理翻着手里的记录表,28个消杀点位的处理时间密密麻麻:“这不是任务,是保住生产线的根本——员工健康了,生产才稳得住。”

从制造业到三产企业,这场防疫“无缝连接”。镇中心大型商超内,保洁员刘阿姨的小推车上,除了拖把又多了个喷壶。“生鲜区排水槽最易积水,每两小时就得喷次药。”她边说边弯腰,“经理总说,得让来买东西的顾客踏踏实实的。”

防控也从厂区向家庭的延伸。奥马冰箱员工小张最近多了项“家庭作业”:每天回家理阳台花盆托盘。“厂里广播天天讲,蚊虫繁殖离不开水,不光厂里要清,家里也得动起来。”他手机里存着女儿拍的“家庭灭蚊照”——小姑娘踮着脚倒花瓶积水,奶声奶气地当起“防蚊宣传员”。

“210家企业组建专业消杀班组,33家聘请第三方机构,7天内7000多人次上岗,消杀1700余次。”南头镇经科局副局长冯浩翻着统计台账,指尖划过一组组数据:TCL累计出动320人次,长虹清理积水点136处……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自觉扛起的责任。

南头镇企业积极响应,对厂区进行消杀。 记者 柯颂 摄

“不是政府催着干,是我们自己觉得该这么干。”走访中,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共识。如今行走在南头镇工业区,喷雾器的“滋滋”声成了特殊背景

记者 柯颂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