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头镇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年中投产
发布时间:2025-11-09 来源:中山+

11月8日,记者实地探访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头镇污水处理厂”)获悉,2025年3月开始施工的南头镇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75%,预计于2026年年中投产,届时全镇生活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跃升至每日7.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至90%以上。

在建的南头镇污水处理厂第三期工程。记者 郑建玲 摄

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

据介绍,当前南头镇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是“一期2万吨/日+二期3.5万吨/日”。为了更有效改善南头镇域内49条河涌水质,并满足超15万常住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2025年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全速推进。

工作人员记录监控数据。记者 郑建玲 摄

该项目总投资约1.66亿元,创新采用差异化设计,构建“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全流程先进工艺链,预处理及二级生物处理区规模为2万吨/日,深度处理区规模5.5万吨/日。

南头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何伟源介绍,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后,出厂水质将严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标准的最严值,实现从“达标排放”到“优质回用”的跨越,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工业冷却与市政绿化,大大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织密水环境安全网

近年来,中山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南头镇结合全镇水体的特点,一方面抓污水处理厂的“终端”的扩容,另一方面则在全域“管网”铺设和畅通方面攻坚发力。该镇全面推进管网“清检修”责任包干制,并在出水口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实时保障污水收集与达标排放,织就一张严密的水环境安全网。

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几年攻坚克难,如今南头镇治水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纳入文围整治的45条河涌已全部完工,累计铺设管道近117公里;六个社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年度350宗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已完成336宗。此外,全镇涉水城市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完成率已达93.8%,其中重点行业整治率100%;年度17条、总长21.04公里的河涌清淤任务也已全部完成。

提供大湾区治水新样本

作为中山—佛山跨界水系治理的关键一环,南头镇的治水实践已超越单一市政工程的范畴,展现出深远的区域协同意义。

在系统推进过程中,南头污水处理厂创新采用“厂网一体”管理模式,将工作前端延伸至污水管道铺设,后端覆盖管网维护与水系生态修复,形成了从“管线规划—收集—处理—维护”的完整治水闭环。“我们不仅负责污水厂的建设与运营,也全面监管污水管道的铺设与疏导工作。”何伟源表示,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厂网分离”的治理瓶颈,为实现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头经验”。

三期工程投产后,南头镇的污水处理能力将提升至7.5万吨/日。记者 郑建玲 摄

据悉,三期工程投产后,南头镇的污水处理能力将提升至7.5万吨/日,足够覆盖南头镇全域。南头镇的治水体系将更加完善,有能力保障鸡丫水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联防联控提供扎实的实践样本。

记者 郑建玲 林燕英

◆编辑:吴玉珍◆二审:张耀文◆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