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区域清理!坦洲镇掀起攻坚热潮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坦洲发布

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防控关键期,坦洲镇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打响“清积水、清垃圾、强消杀、广宣传”四大攻坚战,筑起全民参与的健康屏障。10月20日,坦洲镇党员干部共出动人员4011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329份,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等蚊媒孳生地1585处,清理卫生黑点和死角2858处、入户协助6573户,清洁消毒农贸市场15个次,使用消杀药物434.37公斤,出动专业消杀人员741人次,出动消杀专业器械673台次,消杀覆盖46.29万平方米,清运容易孳生蚊虫的生活垃圾约111.13吨,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一线督导

压实责任筑牢防控防线 

10月20日,坦洲镇党委书记汤如烈实地督导爱国卫生运动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汤如烈重点查看了天台、闲置房屋等关键区域的清理情况,同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明确要求:要重点关注无人居住房屋,防止蚊虫孳生;要重点查看天台杂物堆积、阳台积水残留、窗台卫生死角及各类积水容器;要进一步丰富宣传工作形式、拓宽覆盖范围,推动群众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防控”;要加强消杀队伍专业培训与作业监管,全面提升消杀质量。

 地毯式排查

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党员突击队与居民志愿者组成“攻坚小组”,带着手套、扫帚逐个点位排查。入户行动更显细致:志愿者手把手教居民用“封、填、疏、排、清”五步法处理积水——水缸加盖、洼地填平、沟渠疏通、托盘控水、垃圾清零,连美人蕉叶片的积水都不放过,从源头斩断蚊虫孳生路径。

 重点区域清理

天台攻坚与多场景整治并行

自建房天台常年堆积旧家具、破纸箱、废弃花盆等杂物,不仅孳生蚊虫,还存在安全隐患。攻坚小组创新采用“人链传送带”模式:在天台与地面之间,队员们分站不同楼层台阶,形成垂直传递链条,将较轻的塑料瓶、纸箱等垃圾逐层向下传递,直至地面收集点。遇到建筑垃圾等重型垃圾,队员们则用结实的尼龙绳将其牢牢捆扎,确保垃圾平稳落地,避免碰撞墙体造成损坏。与此同时,攻坚小组同步推进闲置地块、闲置房屋与冷巷清理,10月20日累计清理闲置地1.7亩、闲置房屋14间、冷巷33条、屋顶天台989处。

 专业化消杀

党旗插在防控最前线

“党员就该守在最险处!”高温天气下,党员消杀队员仍坚持对居民楼道、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实施饱和式消杀。坦洲镇组建的300人青年消杀突击队,采取“白+黑”模式,日均完成18万平方米的消杀作业。蚊媒监测队伍化身“特种侦察兵”,通过诱蚊灯监测成蚊密度,用专业仪器排查积水幼虫,每日生成“消杀地图”精准指导消杀作业。

立体化宣传

健康知识直达指尖

围绕基孔肯雅热防控核心需求,线下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通过入户宣讲、驻点服务等形式,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普及“清积水、断孳生”的关键要点,同时发放蚊香、驱蚊液等物资。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时推送防控知识、消杀动态,开通互动反馈通道,方便群众咨询问题、反映隐患。通过持续宣传引导,逐步转变群众认知,推动“要我防”向“我要防”“我会防”转变,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坦洲镇将持续巩固攻坚成果,防止蚊虫孳生地反弹。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创新宣传形式,让健康防控理念深植每一位居民心中,持续凝聚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为全镇居民的健康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