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 +金融+非遗!中山 “八五” 普法多领域出新招
发布时间:2025-11-27

2025年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九五”普法谋划之年。11月26日,中山召开“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相关情况。

市普法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李艳波通报,“八五” 普法以来,中山累计办普法活动 1.3万余场,覆盖群众超1500万人次,率先实现全省镇街普法评议全覆盖。4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表扬,25个项目获评全省优秀,市普法办连续三年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中山精准聚焦干部与青少年:干部学法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宪法宣誓等机制,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超99%;青少年普法依托法治副校长开展活动9000余场,覆盖学生800余万人次,形成 “一校一品牌”,“普法小卫士” 参学人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同时,打造《明戈说》等新媒体品牌,建各类普法阵地177个,织密法治宣传网络。

李艳波表示,中山将围绕 “十五五” 规划与法治建设目标,从五方面推进普法:服务大局,促普法与法治实践融合;贴近群众,针对民生领域强化以案释法;紧跟时代,用人工智能与新媒体提升普法精准度;文化润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强化保障,将普法纳入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公益普法制度。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罗嘉浩通报,全市法院“八五”普法获国、省、市级荣誉79项,中院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粉丝超45万,14部法治微影视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多项举措全国、全省推广。

法院坚持司法公开,公开裁判文书30万余篇,庭审直播7.7万余场;构建“1+3+5+N”普法服务体系,推进“人民法官下村居”;善用方言俗语讲法治故事,建环境保护法治基地;打造 “中学生校园法治情景剧大赛”“香山法雨” 等品牌,让普法更有温度。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三级调研员刘东生介绍,中山以 “协同发力、专业支撑、精准滴灌” 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金融普法格局,已开展特色活动16场,覆盖超200万人次。

引入市律协解析真实案例,提升普法权威性;聚焦老年群体,在养老机构、社区等场所设展板、放宣传片,解析“养老理财”等骗局;金融机构网点建“银龄港湾”,融服务与普法,增强老年群体风险防范力。

南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镇介绍,当地创新 “非遗纸鸢 +普法护航” 模式,举办法治风筝DIY、职工竞赛等活动,超千人次参与。作品《法治之光・照亮非遗传承之路》成中山首个获司法部推广的法治宣传精品。

南朗街道以“党建引领” 推进普法: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宣传阵地,建法治文化公园、宗祠法治长廊;深化深中法治联动,将普法纳入营商环境方案,设跨界调解室,接待咨询175人次、调处纠纷39宗;针对青少年开展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等活动62场,实现精准覆盖。

记者:赖玮彤   通讯员:江志涛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文盾校对——用科技,守文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