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山召开全市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山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要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的目标任务,充分激发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铆足干劲拼劲闯劲再出发,日夜兼程、苦干实干,把高质量发展蓝图谱写在中山大地上。市长尹念红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庄树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长春出席。

郭文海指出,继省委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后,在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专门研究制定支持中山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文件,赋予中山“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战略支点、珠江西岸高水平开放高地、现代化人文精品城市”新定位,在深中一体化、港澳合作、科技产业、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等领域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中山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必将为中山改革发展全局带来深远影响,必将有力引领我们以更大气魄、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将指引我们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
郭文海强调,要深刻认识到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是对中山的高度关心关怀和厚望重托,切实扛起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要深化拓展与深圳等周边城市合作,强化与港澳协作,奋力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战略支点。持续深化深中“六个一体化”,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合作事项和重点项目。全面深化与港澳合作,推动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破局起势,先行先试探索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联动,深化生态环境监管合作,推进交通路网对接,加强防洪排涝、疫情防控等联防联控。
要全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向存量要空间,更高质量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加快推动“古镇—横栏—小榄”“黄圃—南头”等跨镇街连片“工改”项目建设。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相关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中山特色优势的“4+6+N”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才重地。
要全力以赴稳外贸、优环境,着力打造珠江西岸高水平开放高地。深入实施“五外联动”,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培育外资外贸新动能。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服务和监管模式创新,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华南地区唯一综保区改革试点为契机,不断提升外贸平台服务能级。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要大力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文精品城市。深入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加快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规划提升,擦亮郑观应、吕文成、“四大百货”创始人等中山名人名片。持续拓展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利用,把孙文西路步行街打造成人文精品街区。下决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推广香山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倡导民乐、武术进校园,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人居环境整治,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坚持污涝同治,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开启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新征程。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不断绘就中山高质量发展底色。
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为镇街扩权赋能。深化土地等要素资源改革,推动“工改”“田改”“水改”“城改”“技改”“媒改”“医改”“教改”八大改革齐头并进、系统集成。探索社会治理改革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城市安全稳定。
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会上,市发展改革局(大湾区办)就有关文件作介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小榄镇等部门镇街作书面发言。
市领导叶红光、刘美新、曹欣、曾奕、鲁罡、欧阳锦全、陈晖东、杨海东参加会议。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