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不少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信后,日前,古镇冈东村、海洲村率先尝试新事物,开通村级微信公众号、新浪村级认证微博打通 “最后一公里”,村民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了解村务信息。对此,有人赞扬村干部紧跟潮流,也有市民质疑村务微博会否像之前部分政务微博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作用微。 两村的新媒体管理人回应称,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面临运营人手不够、信息量不足、互动性不强等问题,日后将不断改进。 专家认为,作为基层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否传递有用信息,能否增强互动,解决村民具体问题,可看出干部村务公开的诚意。 古镇冈东村 手机族定期在平台留言 在冈东村微信公众平台上,记者看到了该村的村干部定期发布的村居乡情动态,内容有教育奖励通知、学费退费资讯和电子村委订阅刊物等。村民可及时了解村内最新动态,也可以通过微信跟村干部进行互动。 村委会办公室主任区先生告诉记者,该村一直注重村务公开。之前每月印发“村务简讯”,派送到每家每户;在村委会等地方建有村务公告栏,定期向村民公布村务信息。 “我们留意到,这些渠道年轻人比较少关注,因此想到建立微信平台。”区先生说,通过前期的推广,目前该平台已经吸引到150多名粉丝。村里的“手机一族”定期在微信平台留言,参与村务讨论。 不过,区先生透露,也有村民通过微信反映该平台信息量过少的问题。记者留意到该平台分别在7月1日、3日、4日、9日和16日发布了5条信息,其中包括一条开通微信平台的消息。 “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新媒体工作人员。办公室的人手也十分有限。因此前期发布信息的确过少。”区先生说,自己第一次通过村级微信平台发图片,由于系统自动压缩,图片最后呈现得很模糊。对此,自己跑了村中几个商户,请教对方商务微信平台的发图功能,问题才得以解决。 对于平台的未来建设,区先生透露,该村委会办公室已决定在每月的“村务简讯”中印有该平台的二维码,进一步推广该平台。同时通过前期的摸索后,也会逐渐加大村务的信息发布,争取每日发布一条实用信息。 古镇海洲村 信息涉及村民核心利益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古镇段)征收补偿标准》、《2014年7月11日海洲村厂房、商铺投标结果》、《关于改造显龙大桥头涵工程表决情况公告》、招标投标通知、召开村民对比大会通知等。对比冈东村,记者发现,“@和美海洲”的内容更为丰富一些。 自6月23日开通后,其发布的19条微博几乎每条都涉及村民的核心利益,吸引了659名粉丝。 不过记者留意到,这些信息转发和评论数量并不高。也有网友在微博评论中提出,一些公布信息只讲大概,内容过于简单,对于网友在评论中提出的问题,管理人员并没有回复。对此,该村新媒体管理人员回应,由于微博刚开通不久,主要功能用于公布一些村务信息,目前还没有进行互动。日后随着微博功能的完善,将适当增加互动环节和内容完善功能。 东区 村支书被拉进微信群里 东区某自然村近日的村务微信讨论群很热烈,关于一块集体土地的去留问题成为讨论焦点。部分村民支持建物业收租,而部分村民则表示长线投资收益过慢,不如直接"分钱"实际。该村委会的党支部书记也在群中,他不时表态,欢迎有意见的年轻人参与本周三的村民代表大会。 这个由村里年轻人组建的村务微信群已存在了多月,年轻的村民朋友不时发出一些话题一起讨论。该村党支部书记阿栋告诉记者,自己是被拉进群中的,但发现通过微信与村民拉近距离,效果很"赞"。村民对微信群的反响也不错,今年22岁的阿锟说,该村早两个月修水管停水,修电缆停电,通过微信直接就找到了村干部回应,了解通水通电时间方便很多。 不过也有村民提出,如村干部及时地在群里公布信息就更好了。 公布实用信息体现干部诚意 "事实上,之前部分政务微博之所以被诟病,原因是老在微博上说一些没用的东西,更别说互动。"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申群喜认为,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如何让村务公开平台更加有效,摆脱作秀的"嫌疑",内容的实用性是关键。 申群喜表示,古镇两个村能在村务公开中尝试新方式是值得称赞的。能在短期内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也显得难能可贵。对于"人手不足"、"缺乏新媒体经验"等操作问题,找几个懂技术的青年志愿者,并不难解决。 "村干部有没有勇气将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村务信息及时公布,考验村务公开的诚意与否。"申群喜建议,一些放之四海皆适用的信息应尽量少发,同时作为最基层的信息平台,也应注意与村民互动,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专家看法 新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渠道 申群喜同时认为,传统公开渠道不能缺失。"现在大部分关心村务的仍然是老村民,他们不会使用新技术,不能因为有了微信就不注重其他村务公开的渠道。"申群喜建议,在一些村的主干道,老村民歇凉娱乐的聚集地,应多设置公告栏。古镇冈东村每月派发纸质简讯的做法也可推广。"不止新媒体需要互动,传统公开渠道也应注重互动性。"申群喜说,让村民享受实实在在的知情权,才能建立双方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