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10名市人大代表在市交警支队邀请下,现场视察主城区部分交通拥堵黑点和改善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代表们的建议具有较强专业性、可行性,交警部门将尽快联合相关单位落实,确保全市道路安全畅通。
▋人大代表现场视察拥堵路段
12月17日上午,在市公安局及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陪同下,10位人大代表及省市媒体记者先后视察了长江路-博爱路北出口紫园路段对开路段等3个交通拥堵节点,以及已经改造好的兰桂路/槎南路口、南下新码头两个路口路段。
关于拥堵原因,交警现场给人大代表做了介绍,比如长江路-博爱路北出口紫园路段早晚高峰期本身交通流量大,特别是南外环封闭施工后,博爱七路东往北右转的车辆从每小时685辆上升到1253辆,导致北出口道交通量剧增,但车道数却从4车道逐步收窄至2车道,形成交通瓶颈点,加上主辅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即主道出辅道出口前方一百米位置为辅道入口,进出主道车流形成了冲突点,从而加剧了辅道的拥堵。长江路-博爱路北进口拥堵的主要原因除了长江路往远洋城方向的车流量大以外,快速公交还挤占了一条车道,造成道路通行资源紧张,加上南外环封闭施工后,长江路北往东左转的车流量从每小时420辆上升到1013辆。
对于上述路段拥堵情况,交警部门目前已经制定相关改善方案,并将尽快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改造。具体方案是计划在长江路靠近远洋城小区附近增设可右转进入远洋城小区的路口,以及在长江路主路靠近南外环的地方增设掉头车道,方便居住在越秀品峰等小区的市民回家。
▋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座谈环节,市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了全市交通拥堵治理情况,部分代表就全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先后提出了意见建议。
来自东区街道三溪古屋文化商圈的市人大代表高志龙建议,如果在长江路靠近远洋城小区附近增设右拐进入远洋城小区的路口,应将远洋城小区道路移交市政管理,以引导往远洋城片区的车辆走长江路主路,再右转进入小区,或者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打通时代云来小区的断头路,以便市民驾车进入远洋城片区。
来自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分院的人大代表温县权建议,在联通公司对开路段增设进入长江路隧道的出入口,以避免中山路、孙文东路的交通拥堵,长江路靠近远洋城小区附近增设的路口应选择在下桥处,避免车辆在进入小区道路时发生拥堵。
来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人大代表张福辉建议,在道路规划方面提升交警部门的话语权,从源头上减少道路设计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在交叉路口多建行人过街天桥,并尽量将公交专用车道在部分时段还路于民,减少人与车、车与车的矛盾。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员会专职主委路铭表示,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还有道路规划、建设前瞻性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大力配合,促进道路建、管、用的高度协调。当天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还有林沛瑜、刘峥、刘晓霞、杨建林、王雨、张立新。
▋打通5个交通微循环初显成效
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黄新健介绍,由于我市机动车数量剧增,公路里程增速缓慢,造成了车和路“供需”矛盾,路少车多、干道路网承载量严重不足。针对近期出现的新情况,12月以来,市交警支队推出有针对性的疏堵保畅“十大举措”,先后完成了105国道沙朗立交段等4个拥堵节点治理任务和悦来中路等20条道路共705个停车位清除工作,并对24个路口进行交通组织及信号优化,12月16日还在博爱二路/沙岗立交桥西侧和南江路首推“拉链式”通行。另外,主城区目前早晚高峰警力从132人进一步增加到196人,固定疏导点位从105个增加到138个。
通过实施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市交通秩序有所好转,特别是市民群众最关心的长江路、博爱路六路、兰桂路拥堵指数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博爱路六路下降20%,兰桂路下降10.9%,长江路下降2.5%。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刘洪希
◆图+2、视频拍摄/记者 缪晓剑
◆视频制作: 陈晨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陈彦
◆三审: 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