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中山公开选聘廉洁征兵监督员
· 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倡导足不出户缅怀英烈祭扫风尚!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祭英烈
· 关于疫情期间中山革命烈士陵园进园注意事项的通告
 
· 南朗社区新兵入营“…
·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
· 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
· 绿美共建,退役军人…
· 中山召开2025年…
 
 
 
  现在位置: 专栏首页 >> 双拥共建 >> 正文


磨刀门前“心连心”


来源于:中山日报
中山新闻网记者刘志巍苏小红通讯员周琦域 磨刀门水三千尺,不及军民鱼水情。 磨刀门水道日夜奔流不息归大海,见证了广东省边防总队磨刀门水检站与驻地中山政府、学校乃至一个普通渔民血肉相连的军民深情。有了老师的教诲,军营育出“大学生” 2001年8月15日,磨刀门水检站正式与坦洲理工学校结为共建单位,签订了《警民共建公约》。一道“军民连心桥”,从此在校园与军营之间铺就。 坦洲理工学校是坦洲镇的一所重点学校,师资力量相当雄厚。结成对子后,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水检站建设和士兵的成长进步十分关心,每年都为士兵进行文化补习,使士兵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在理工学校老师的辅导下,水检站的13名士兵获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1名战士考上了大专院校。2001年10月,理工学校又开班专门对水检站20多名士兵进行计算机培训,通过为期45天的授课和实际操作,大多数士兵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为了巩固和提高官兵们运用计算机的实操经验,理工学校特意赠送了两台计算机给水检站。另一方面,理工学校为了满足官兵渴求知识的愿望,以借阅的形式将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分批借给水检站官兵阅读,图书则根据官兵需要定期更换。读书让官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学识。得到多方帮助,驻地中山胜似故乡 水检站官兵日夜扼守着磨刀门水道,保一方平安,中山市各级政府和人民也时时刻刻牵挂着子弟兵。 中山市委、市政府,市广电局,市图书馆等单位对水检站的硬件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去年10月底,市政府及坦洲镇政府共斥资约30万元为水检站安装了一套食用水净化设备,使困扰该站二十多年的食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另外,市政府还积极为水检站干部解决后顾之忧,为2名干部解决了住房问题,3名干部家属就业得到安置,1名干部子女入读重点小学等;水检站训练场地扩建问题也得到了地方相关单位积极的支持。 如今,战士们每当敲打着电脑键盘,观看着清晰多频道的电视新闻,阅览着丰富的图书,饮用着清澈卫生的自来水,对视驻地中山为故乡的内涵,就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解。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护百姓海上平安 为了能让边防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当地政府和渔船民,水检站官兵牢固树立“地方经济发展到哪里,边防工作就延伸服务到哪里”的意识。坦洲镇内有大小船只约800多艘,渔船民约1500多人。渔业经济是该镇重要的一环,为了方便渔船民的正常生产作业及申报户口和年审,水检站派官兵到村子里、围垦场地了解情况后,为渔船民提供方便、实行随到随审制度,并在每年的2月份积极协助渔政部门为渔船民办理出海证件的年审工作,还特地在周三设立了站长接待日,为群众及时解答有关咨询和实际困难。 水检站官兵,还是海上渔船民的保护神。2001年8月2日,水检站接一求救电话:在磨刀门水道灯笼山对开海面发生一起撞船事件,两名船民落水,生命垂危。接警后,官兵立即驾驶公边44672执勤艇火速赶到现场将落水者救起并送往附近卫生所救治。去年8月17日凌晨,一澳门男子在磨刀门水道珠海大桥附近被抢劫后打伤。接警后,官兵迅速赶往救援,很快伤者就脱离了危险区。今年3月31日凌晨,水检站码头对开海面发生撞船事件,2名渔船民落水后大声呼救,值班人员听到呼救声后迅速组织官兵驾艇前往救助,并追回肇事船只。 正是由于官兵们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水检站连续两年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连续二年被市公安局授予“人民满意警队”称号,警民犹如一家,没有发生一起警民纠纷。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12日本报记者 刘志巍 苏小红 通讯员 周琦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本 专 页 由 中 山 网 开 发 制 作 及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本网页版权归中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