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灾区内工作须穿防化服
连线人:中山“驴友” 黄国樑 连线地点:汶川映秀镇 连线时间:21日19时 记录人:李玮玮
20日中午,我们乘坐志愿者提供的车辆,奔赴此次的震中汶川映秀镇。虽然公路已全部通车,但路况并不是很好,经常有碎石掉落。我们乘坐的由志愿者驾驶的车刚走出都江堰,志愿者便表示前方太危险,不敢前行。 我们下车徒步,边走边拦军车,后来坐上了一个师长的车。原来的公路已经毁了,部队在河边又开出一个单行道的公路,并开始进行管制,现在进出都必须有通行证。 到达映秀镇后,镇上的房子基本倒塌,镇上已基本没有人居住,大多已撤出灾区,所见的都是部队人员。当地指挥中心告诉我们,现在的搜救重点已经全部转到农村,周边还有一些没有通公路的村子,已有部队徒步进入,为他们输送物资。 我们被告知,不要靠近镇中心,因为那里倒塌的房屋比较多,死者和动物尸体也多。我们看见,有不少穿着防化服的战士在忙碌,空气中已弥漫着令人恶心的气味。了解当地需求后,我们决定返回成都,向救援中心汇报。 回来的路更加危机四伏,因为下午下起了小雨,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大。下午6点出发,在途经一个隧道时,前方一辆车被巨石砸中,不知是否有人员伤亡,引起交通一度堵塞。直到晚上12时多,我们才回到成都,真是又累又饿。
最快明天打通重灾区道路
连线人:中山“工兵” 彭际锦 连线地点:什邡县红白镇 连线时间:21日19时45分 记录人:记者王忠
昨日9时,考虑到进入山区后没有信号,我给家人和记者都发了一条信息:“今天队伍开进什邡县红白镇重灾区,里面的通信不行,无法联络。”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施工现场施工时,就无法与外界联系。当时我们居住的地方也在山区,虽然信号不好,但还是可以打通。我们的大本营是一块用推土机推出的一块空地,与施工现场相比,这里还是较为安全的。 当施工进行到19时的时候,突然发生余震,指挥部命令我们撤出施工现场,回到露营地这块安全的地区。这里有一条通往景区的道路,据了解,由于道路不通,最少有6000人被困在里面,因此,指挥部要求我们23日之前打通道路,让被困的人能够顺利撤出。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这些群众暂时是安全的,已有解放军进驻了。 这里是重灾区,我们要架的这座桥暂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跨度有39米,目前只进行了10多米,进度慢主要由于条件复杂导致困难重重,但我们保证能够在23日中午将钢桥架好。 每天都有物资运到
前方人物:中山志愿者 曾曦 连线地点:成都某诊所 连线时间:21日16时30分 记录人:记者徐兵
我现在正在成都一个小诊所输液。昨日上午,我接到了8个从东莞来的志愿者和一批物资,并安排他们去了彭州市磁峰镇皇城村和滴水村。事后觉得有点头晕,到诊所测量体温,达39度,医生安排我输液。 医生说,我的病是因为没有好好休息。但目前这种情况,我能好好休息吗?跟我一起来的志愿者有近百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广东人,对这边很不熟悉,连语言沟通都有障碍。还有,我联系的物资每天都有运到,我得负责把这些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这两天,灾民安置点的情况有很大改善,但很多安置点的志愿者基本上以干粮充饥。我到这边来这么多天了,身上还是穿着当初的那件短袖T恤,20日下雨,气温陡降10多度,这可能也是我感冒发烧的一个原因。不过现在好多了,队友们一下给了我两件迷彩服。我输完液,先吃点东西,马上就要去机场接货,将有一批被子、衣服、药品到达,今天,还有火车送货过来。
接受“冠军团”慰问
讲述人:市公安消防支队战士 游圭 讲述地点:绵阳安县 讲述时间:21日19时 记录人:记者 蓝天 通讯员 彭锋
昨天下午,邓亚萍、杨扬等6名世界冠军组团到我们驻扎的地方慰问参与救援的部队,并向我们深情鞠躬致谢。此后,我们开始收拾,准备回中山。 昨天上午我们一直原地待命。将近11时,消防总队队长带队,从灾区的地方赶来慰问了我们,并给长疮的战友看了病。 下午2时30分左右,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心理辅导救援队到达绵阳,随行的还有邓亚萍、高敏、杨扬、莫慧兰、谢军、孙海涛等6名世界冠军。我们所驻扎的周围有广东、甘肃、陕西、宁夏等四个省区的消防部队。 “我深深感激你们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所作的一切!”听了我们讲述这几天救援的经过后,四川籍的世界跳水冠军深情地说,并向我们深深鞠了一个躬。在此过程中,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等也眼含泪花,她说:“关键的时候还是人民子弟兵最靠得住!希望大家珍惜生命,只有好好保护自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此期间,大家一起手挽手,合唱了军歌,随着雄壮的歌声在驻地响起,我们多日的劳累仿佛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另外一个方队里,冠军们为其中一位恰好过生日的战士带去了生日蛋糕,战士感动得落泪。 一天接受了两拨人的慰问,我和战友们都很受鼓舞。冠军团4点30分离开后,我们很快接到了命令,要撤出灾区。在这里救援一个星期,虽然因条件限制只救出了一名生还者,但我们已经尽力了。这几天所经历的一切,我想我和战友们会铭记一生。
灾民消除恐慌农田忙碌
连线人:江油市厚坝镇副镇长 周代全 连线地点:江油市厚坝镇 连线时间:21日17时 记录人:记者 魏静文
5月中旬,正是这里小麦、油籽收获的时节,虽然镇里不少房子倒塌,余震还在,所有人都不敢回到家,只好住在帐篷里。但这两天,厚坝镇的大部分农民、哪怕是那些在地震中受伤或失去亲人的家庭,都开始走到田野中忙碌开来,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打场,有的在插秧。 镇政府的工作之一,是大力支持农民把生产重新恢复过来,把一些破坏的路、水利设施修起来;实行集中育苗、分户移栽;积极搞好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的调运;搞好收割互助,让几个家庭合起来共同劳动,帮助劳力不足的家庭;这两天预报有暴雨,农民们加快了收割。 作为镇干部,我深刻地感受到只要田在,农民们就觉得希望在。慢慢恢复生产后,农民们的情绪也跟着安稳下来,不像地震刚发生时那样,焦灼不安,忧心忡忡。 |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2日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