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退伍老兵们聚会交流。
1982年11 月的一天,装着115 个“新兵蛋子”的“闷罐”火车从广东乐昌县出发,开往广西,年轻的徐茂红便睡在车厢里的青草席上。从军4年,他和战友们驻扎在中越边境,从事防御性战事。这些值得珍视的戎马生涯,在启创西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的帮助下,整理成了故事,收录进《光荣集》,将于近期付梓印刷。 ■社工中心收集故事制作老兵《光荣集》
上周四的早上9点半,记者来到徐茂红的家,他刚值完夜班回来,有些疲惫,但聊起他的从军故事,他的兴致一下高涨起来。
徐茂红参军后成为著名的法卡山英雄营的一名新兵,因射击技术好,曾被评为优秀特等射手及优秀射击标兵,在1984年1月31日接受过时任总书记胡耀邦的检阅,这让他终生难忘。
退伍后的徐茂红,成了中山造纸厂的员工。作为一名优抚对象,徐茂红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优抚补贴,春节和建军节还有节日慰问金,此外每年有免费体检,更令他暖心的是,从2016年开始,有专业社工跟进他们这些优抚对象,提供了更多的贴心服务。
从2016年5月起,启创西区社工中心针对辖区内的94名优抚对象开展入户家访和电话访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调研。当年9月,在西区社工委的支持下,他们发起了 “幸福生活关爱老兵——优抚对象服务”的项目,并入围第四届“博爱100”镇区版块优胜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开展了“战友支持网络建立”、“生命故事回顾”两大活动。
虽然西区的优抚对象多、退伍老兵多,但之前没有比较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战友之间不太熟悉,启创每个季度组织战友聚会,让他们互相认识熟悉,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看电影、烈士陵园扫墓、茶话会等活动,“他们的热情很高,活动一次比一次热闹,因为有共同的经历,所以他们特别聊得来。”社工张丽娟告诉记者。徐茂红也觉得,过去一年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同时,启创还组织中山本土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后,与优抚对象结对,上门采写他们的戎马故事,“已经收集了50个故事,将整理成一本 《光荣集》,已经在排版中了,将于近期印刷,作为礼物赠给他们,也可以成为教育青少年的教材。”
■今年将建“优抚义工队”发挥老兵潜能
通过一年服务的积累,启创的社工们与优抚对象建立了较好的关系,“第一年我们主要是把这些优抚对象组织起来,搭建沟通平台,让他们彼此认识,提升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荣誉感。”启创西区社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启创又推出了“优抚义工队”计划,将优抚对象发展成社区义工,“本来是作为优抚的对象,受助的对象,但我们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优抚对象有意愿做义工,希望能发挥自身潜能。”
徐茂红就是其中一位,打开手机,进入“志愿中山”平台,他的个人志愿服务时数已达251个小时,还被评为钻石级志愿者。他积极参加社工中心组织的各类活动,还是西区烟洲志愿巡防队的队长,参加过送下午茶到长者家庭的志愿服务等,最近他还要上台参加 《黄河颂》大合唱的演出。“过去一年多来,我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好多,感觉很充实。”
西区优抚义工队项目计划培育一支义工队,鼓励优抚对象自发定期组织战友活动,自发慰问探访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增加彼此之间的支持;同时,还会结合中心现有服务,将优抚对象培养成青少年历奇活动的导师、夏令营军训义工、下午茶义工小分队等,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他们更充分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启创的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已成功入围第五届‘博爱100’市级优胜项目的最强公益”。 |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7日文/本报记者李玮玮图/本报记者文波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